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寓言兩則3

2009-06-08 09:11:21     下載試卷     標簽:成語 閱讀 學習方法 哲理故事 填報指導

  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有兩則寓言故事。

  《揠苗助長》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鷸蚌相爭》主要講的是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被蚌殼鉗住了嘴,雙方都不肯相讓。漁翁來了,把兩個都捉住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雙方爭持不下,結果可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從中獲利。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 9個生字,綠線內2 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課文。

  3、 有條理的口述課文中的故事。

  4、 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雙方為了一點利益互不相讓,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的道理。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 板書:寓言     讀準字音。 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嗎?(一種文體,用假托的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或者教訓的文學作品,有時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往往短小精干,生動有趣,耐人尋味)

  2、 今天,老師帶來二篇“寓言故事”(補充課題),你們想學嗎?

  二、 教學第一則《揠苗助長》: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檢查預習:

  揠苗助長   宋國     焦急    筋疲力盡     興致勃勃   納悶     巴望    一大截

  3、 學生自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 “納悶”是什么意思?(因為心里疑惑而發悶)

  5、 課文中是誰納悶呢?再讀課文,交流(兒子)

  6、 宋國農夫的兒子為什么“納悶”?(因為兒子對父親講的話產生了疑惑,所以“納悶”起來。

  7、 默讀課文二、三自然段,想想:父親回到家里究竟講了一些什么話?是怎么講的?這些話為什么會引起兒子的“納悶”?

  8、 小小組討論,交流 “回到家里,他興致勃勃地說……”

  ▲父親為什么這么高興?從哪看出他高興?結合成語“興致勃勃”(禾苗都長了一大截,父親自然高興)

  ▲父親說:“真把我累壞!”究竟是干什么的?父親“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怎么不累壞了?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結合理解成語“筋疲力盡”

  ▲ 父親還說:“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半天里就有這么大的變化,這可能嗎?

  9、 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位父親為什么這樣舍得花力氣。

  (1)他巴望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理解“巴望”)扣住“天天”

  (2)他為禾苗不見長高而焦急。扣住“一點兒也沒有”

  10、 兒子既然“納悶”,為什么不立即下田探望,而要等到“第二天”?(天已經黑了,來不及,只好等到第二天)。

  11、 怎么知道天已黑了?(前面已有交待,這位父親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

  12、 兒子下田探看,結果怎樣?(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13、 怎么會?禾苗不是棵棵都長了一大截嗎?(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14、 這一結果是怎么造成的?

  (1)回到課題“揠苗助長”,這一做法本身是錯誤的,可笑的。(“揠”,拔的意思)

  (2)這一做法急于求成,不按客觀規律辦事,所以自食惡果。

  15、 我們從這一結果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三、 指導書寫:

  1、 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2、 學生描紅臨寫

  四、 作業:

  1、 朗讀課文

  2、 抄寫詞語

  3、 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第二則《鷸蚌相爭》:

  1、 解釋課題:

  “鷸”是一個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記,不好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呀?(指名說)從這個字的字形我們就能知道,“鷸”是一種……,瞧,(出示圖),所以它是鳥字旁。認識了,也記住了。

  “蚌” 從這個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圖,這有一個蚌,你見過嗎?

  2、 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檢查自學:

  啄   什么意思?能做個動作嗎?啄一下。     

  夾   什么意思?能做個動作嗎?

  能把這兩個詞都用上,結合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嗎?別著急,先快速地把課文瀏覽一下。(鷸啄蚌,蚌夾鷸。)

  過度:鷸和蚌之間又會怎么說,怎么做?結果怎樣呢?

  4、 學生自讀,個生讀,開火車讀。想一想,鷸和蚌的話應該怎樣讀呀?

  5、同桌試著讀一讀。

  6、指一組讀。  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再指一組讀,評讀。

    (引導學生抓住“威脅、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詞語鷸與河蚌的神情。)

  7、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可讓誰,結果怎樣?

  8、把這則寓言再完整地讀一讀,注意讀出語氣。

  9、表演寓言

  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自己演一演?四人一組自編自演。看那組分工快,合作的好!

   A、指1組演。(要有所拓展,讓漁夫說句話。)其他同學思考:你想對他們誰說些什么?(指導:光批評他們也不行呀,還應該告訴他們錯在哪。)師對鷸和蚌:聽了他們的提醒,你想說些什么呀?

   B、出示圖:假如,鷸和蚌從漁夫那里逃了出來,有一天,鷸和蚌又相見了,他們之間會怎樣說?漁夫又來了,他們又會怎么做?

   C、看來他們也明白了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的道理。再讀這個小故事,體會其中的道理。

  二、延伸

   1、“鷸蚌相爭”也由此變成了一個成語。像這樣出自寓言的成語還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盜鈴。你還知道哪些?

  三、總結:

  一個簡短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興趣的話,課下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你懂得會更多。

  

  補充閱讀《驢子和冰》

  古時候,有一只累極了的驢子,連走回自己的驢圈的力氣都沒有了。

  那是在冬天,非常寒冷,所有的街道都覆滿了冰雪。

  “我要在這兒停下了。”驢子說著,躺在地上。

  一只饑餓的小燕子拍著翅膀飛到他旁邊,細聲對他耳語:“驢子,你不是在街道上,而是在結了冰的湖上,可要小心啊!”

  驢子累壞了,他不理會這忠告。他打了個大大的呵欠,就睡著了。

  他身體的溫度一點一點把冰融化掉,最后,咔噠一聲,冰裂碎了。

  當他落進水里,才駭得驚醒過來。等他在冰水中游過來時,他想早知如此,就該聽從那友善的燕子的忠告。

  作者:[意大利]達·芬奇

  閱讀短文,思考:

  1、  從哪里看出驢子很累?

  2、驢子沒有理會這忠告,“這忠告”指的是(                         )。

  3、“早知如此”中“如此”指什么事?

  4、讀了這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