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8 14:59:06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小游戲 課件 診斷活動 高中生活
教學內容:規律城(人教版二年級下冊117~118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的排列
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2.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去創造美的意識;使
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
教學中難點:培養觀察、歸納能力
設計思路:新的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但考慮
到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在學生的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又起著"穿針引線"的主導作用。因而,圍繞目標,本人設計了符合兒童認知水平,又體現" 趣、實、活"的開放式學習活動�;顒觾热葜饕治宕髩K。一、直觀中復習規律;二、觀察中尋找規律; 三、節奏舞蹈中體會規律;四、動手中提升規律;五、活動中創造規律
教學過程:
一、直觀中復習規律:
1、師導:同學們,你們認識小智、皮卡丘他們嗎?今天他們想帶我
們一起去個地方玩玩?
2、課件出示小智、皮卡丘等及一座城堡,城堡的墻磚以及地磚,城
墻上的氣球、彩旗、燈籠都是有規律的排列。
3、師:同學們這個城堡不僅漂亮,而且還藏有一些小秘密,找一找,有什么秘密?[尋找規律]
交流秘密,課件抽象出其中教師可意安排的習題
a、地磚
想一想,缺的一塊應該怎么補?
b、氣球
一面彩旗把其中的幾個氣球遮住了,小朋友們,猜一猜,被遮住的氣球都是什么顏色的呢?
交流后揭題"規律城"今天,小智他們就要帶我們去規律城走走,在那里我們會發現更多的規律.
4、欣賞完規律城美麗的城門后,正要往里面走,可是推了推大門,打不開,這時出現了提示,"您沒有正確的口令,不能進入",要輸入怎么樣的口令呢?哦,原來有提示:
規律城 律城規 ________
同學們,你們知道口令了嗎?
(此部分設計理念: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教師的角色在于塑造可讓學生自己學習的情境,而不是提供預先準備齊全的知識"他還認為:"發現活動"有利于激勵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驅使,對探究未知的結果表現出興趣。而興趣正是小朋友"最好的老師"。所以,課的一開始,引入學生熟悉的動畫片中的人物陪他一塊學習,把有規律的墻磚、氣球、彩旗、燈籠等以直觀的方式呈現,使學生能愉快的接受學習,接著讓學生從直觀的圖中感受規律,發現規律,復習規律,了解有規律的東西能給人美的感受。讓學生不僅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到處有數學,還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觀察中尋找規律:
A、師:好了,那么讓我們一起走進規律城吧。課件演示(打開城門,
城門上掛著一些時間表)如圖,這是是規律城小朋友們的游戲時間,同學們看看他們的下一個游戲時間會是多少啊?
B、在學生完成交流后,在課件上出示最后一個鐘面的時針與分針的同時,出現了一群規律城的小朋友
師:他們要準備玩游戲了,今天阿,他們要搭積木,我們去看看他們怎么搭的好嗎?假如你是他們,你會搭嗎?[課件出示搭好的積木]
�。ㄟ@題注意讓學生看數量上有什么變化的?幾個1變成了10,幾個10變成了100……)
(此處的設計理念:此處的時間表是一年級學習時間的基礎上的規律,通過循序漸進,由規律城的小朋友的游戲作息時間引出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完成了鐘面的規律后,又引出了他們的游戲搭積木讓學生的心隨著課件中的小朋友一起飛舞,一起學習。其實此部分內容是對有規律排列的物體進行觀察、分析,并根據已有的規律進行思考,給與學生的是多方面的)
三、節奏舞蹈中體會規律
1、引:同學,你們搭的真好,規律城的小朋友看你們搭完了,可高興了,聽,它們跳起來了……
2、課件中出現了一群隨著節奏做著舞蹈動作的小朋友,引:同學們,瞧,他們來了,認真聽,認真看,你發現了什么?(節奏和舞蹈動作中同樣包含著規律,節奏為× ××× ×× ××× ……舞蹈為拍手,在從上邊打開,左右打開……)
3、交流并演示規律后,鼓勵學生:"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那么你們想加入他們的隊伍中嗎?"隨著老師的帶領,學生紛紛加入其中……
(此部分設計理念:生活處處有規律,一個節奏,一個音樂韻律,一個舞蹈動作,無不呈現規律的存在,學生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在共同參與中,學生體驗著成功,體驗著快樂,也體驗到了規律,課堂也因此而生動、豐富)
四、動手中提升規律
A、師:同學們,在歡快的節奏和歡舞的動作中,我們已經和規律城
的小朋友們成為了好朋友,他們邀請我們去街上參觀參觀,我們走吧,走著走著,出現了一座橋:
(課件出示橋,并伴有錄音,小朋友們,橋上有很多陷阱,請你仔細想想,該怎么走�。�)在我們的課桌上也有一個模型小橋,我們一起來走一走吧……
B、師:他們有驚無險的走過了布滿了機關的路,來到了規律城的大街上大街上擺滿了貨物,琳瑯滿目,他們一起走進了一家文具店?在文具店的一個柜子上面擺著一排東西,看看,你認識嗎?你還發現什么呢?同時,請學生拿出教師為他們準備好的計數器,回憶回憶,想一想,撥一撥。
由學生發現規律后,自然引出去為最后一個計數器畫好珠子的學習欲望,自然完成。(此題激發學生根據數位知識思考)
C、好了,幫文具店的叔叔阿姨擺好了珠子,我們繼續走吧,走出文具店,看見文具店不遠的墻上,圍滿了人,(課件出示),原來阿,規律城的國王出了道題來考考大家,我們想不想去試試呢,(課件出示黃榜,內容如下:
反饋交流
數學史料介紹:皮卡丘說:"哦,我想起來了,這個好像叫什么斐波那契的商人在養兔子的時候發現的。在第一個月時,只有一對小兔子,過了一個月,那對兔子成熟了,在第三個月時便生下一對小兔子,這時有兩對兔子。再過多一個月,成熟的兔子再生一對小兔子,而另一對小兔子長大,有三對小兔子。如此推算下去,我們便發現一個規律:
時間(月)初生兔子(對)成熟兔子(對)兔子總數(對)
�。保保埃�
2011
�。常保保�
�。矗保玻�
5235
�。叮常担�
�。ù颂幵O計理念:用學生在跳、撥中詮釋規律,并使自己學的規律提升到一定,拓展了學生思維,開放了學生思想,挖掘了內在潛力,同時還加入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的數學史料的介紹,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歷史,對其更產生親切感,從心靈深處走進數學)
五、活動中創造規律
�。▽W具袋里有各色小棒、長方形、正方形及其他圖形等)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一起在規律城看到了這么多有規律的事物,確實規律在我們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些美的規律靠我們來創造,我們就要離開規律城了,我們就用我們的智慧為他們創造一些規律作為離別的禮物好嗎?可以用我們學過的規律在上面畫上有規律的圖形,還可以試著拍一些有規律的節奏,跳一些有規律的舞蹈,還可以用學具袋中的圖形在這張貼有雙面膠的紙上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小組合作,共同創造。
�。ㄍ瓿珊笾鹨徽故緦W生作品)
�。ㄔO計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要想打破傳統的格局和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它們掌握知識的過程成為"自我構建"的過程。在體會、感知、探索了很多規律后,還原學生的思維,給學生多素材寬環境的自由創造空間,引導學生發現美、創造美,各小組探索各自的"規律"、研究自己的數學,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還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不同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理念。)
本文總體設計理念:
數學是關于客觀模式與秩序的科學。數學教育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去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無處不在,感受數學的美,從而逐漸養成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理解生活的習慣和能力。我在課的一開始就緊密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規律"及"規律的美",感受數學的"親切"和"有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情感和積極思維。
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一堂好的課離不開高漲的情緒與濃烈的興趣,我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從一開始,就走進"規律城",此后更是層層遷移,讓學生就如走進了一個向往已久的動畫世界,加入小智、規律城的小朋友更是給了學生一熟悉的同伴,激發了他們的親近感及要幫助他們的正義之心,自然激發了他們探究規律知識的欲望,起到了"教無痕"的效果。
數學學習其實質又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教師要善于組織材料,知道學生主動地思考、探索,從而自我建構,實現再創造。我在這節課中,自始至終都注重向學生提供一些開放性具有思考價值的材料,鼓勵學生去發現,去討論,并適時地給予啟發、指導和贊賞。從復習規律,到根據規律推理,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思維狀態也逐漸亢奮。最后,大家一起進行創造規律的活動,學生的情感和思維均達到了高潮,學生毫無拘束地大膽想象,并把自己的創造成果與同伴交流共賞,一種學習的樂趣、一種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中得到了充分的體驗。
教師不能滿足于"授魚"以及"授漁",而要善于把學生帶入一個"漁場"當中,讓他們去實踐捕魚,這是我設計這堂課最想表達的意愿。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