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9 17:57:10 下載試卷 標簽:閱讀 學習方法 教師 奧數難題 填報指導
教材分析: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六)共有五頁插圖,分為兩大部分。其中第1、2、3頁為第一部分,第4、5頁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共有八幅插圖,第二部分共有六幅插圖。第1頁上面部分的圖是老師執教鞭,給學生講預習要求。黑板上老師板書了預習要求。第1頁下面的一幅圖是學生正在按老師提出的要求自讀課文。第2、3頁共有六幅彩圖。從其中的三幅彩圖中可以看出全班同學有的在讀書,有的在課本上畫圈,預習的很認真。另外三幅圖分別是老師課間巡視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和學生在家里自覺預習課文的情形。
學情分析: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六)主要有兩個內容: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二是養成按行款要求寫毛筆字的習慣。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仔細看圖,弄清圖意,使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懂得怎樣預習課文,初步學習預習課文的一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將會終生受益。如果學生能充分地自覺地去預習課文學習課文時就會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會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要求:
仔細觀察課本上的圖或教學掛圖,指導學生預習,教給預習方法,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給預習方法,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我們學好各門功課,還有助于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素質。從今天起,老師要求大家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那就是預習習慣。(板書:預習)
二、看圖,講明預習意義,明確預習要求
1. 有的同學不禁要問,每篇課文老師都要進行認真細致的講解,我們為什么還要預習呢?預習有什么好處呢?
師小結:預習有助于自學能力的培養,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為學好課文作必要的準備。
2. 對于我們三年級學生來說,預習有什么具體要求呢?請把書打開。
(1)第一幅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
(2)指名讀黑板上的預習要求并板書。
①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②自學生字新詞。
三、學習預習方法,借助方法預習第一課《長城和運河》
怎樣才能達到預習要求,完成預習任務呢?我們平時要注意掌握正確的預習的方法。
1. 看書上的插圖。
預習需要我們做那些事情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動嘴讀課文,動手畫生字新詞,動腦想課文內容,動口問疑難問題。
2. 預習第一課。
(1)出示預習步驟:一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二讀課文,讀順句子,了解大意。
三讀課文,開動腦筋,不懂就問。
(2)用以上步驟試著預習第一課。
第一步:學生試讀課文后用“———”畫出生字新詞,提問:畫出了生字新詞,你會怎么處理?
師小結:①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讀準字音。
②聯系上下文理解。
③實在不會,打上“?”質疑。
第二步:學生再讀課文后,學生試讀,一次讀不順再讀。
師小結:遇到難讀順、難理解的句子,要多讀幾遍,反復練習,仔細琢磨。
第三步:學生再讀課文后,讓學生質疑,師個別指導。
師小結:預習中遇到難題,同學們要積極動腦,認真思考,同學間可以相互討論,實在不會可打“?”,個別問老師。
總結:剛才同學們預習得很好,和書上畫中的孩子一樣專心、認真,通過預習,我們對第一課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老師在講這篇課文時,同學們會更主動,更積極。
四、提出課外自覺預習的要求
看第3頁最后一幅圖。
提問: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師小結:課堂上時間有限,我們在課外應像今天課內一樣自覺預習,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五、總結全文
自覺預習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它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促使我們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對學好每門功課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六、教學后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