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07:59:50 下載試卷 標簽:統計
教學內容:
填寫比較簡單的復式統計表,體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體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據統計圖表回答簡單的問題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認識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問題作出合理預測。: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圖(一個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
課時安排:
2課時
(60)課題一:統計
教學內容:第106~107頁 1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入學體重表 健康秤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案調整
導入剛上學是你們進行了查體,量了體重,現在你們長高了,也變重了,今天老師就再給你們測一測體重
學生準備
新授1、教師讀出一年級時的學生體重
2、量體重
如何在一個統計表中表示呢?
你還能發現什么?
給學生范圍
讓學生統計
每個學生量出體重自己記住。
然后根據情況統計出數字
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復式統計表并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問題
四人一組填在書上請先在小組里統計出,組內每個同學的體重
然后每組匯報。
統計出二年級五班同學的體重統計表
師:如何把兩年的統計表在同一個統計表
鞏固練習完成做一做
教后記:
(61)課題二:統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9頁例2及練習二十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和表現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個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一格代表5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掛圖和課件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案調整
創設情境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這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四種車輛的數量。
探究新知1、組織記錄
(1)給學生發記錄單
(2)學生記錄
(3)在放錄像
(4)再放錄像
2、制作統計圖
最多畫幾個格?應該怎么辦?
師生共同完成統計圖
三、鞏固練習
學生觀看錄像,進行記錄,四人商量記錄的方法
學生在記錄
車速快學生記錄困難
商量記錄方法每人記一種
(5)整理數據填統計表
(1)、學生分組討論
用一個方格代表5
讓學生嘗試獨立繪制條形統計圖,然后回答問題。
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種車?為什么?
1、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1~4我們可以把收集的數據整理后填入統計表(板書:統計表),我們還可以把收集的數據用圖來表示,這就是統計圖(板書:統計圖),想知道是怎樣用圖來表示的嗎?
出示課件:
統計圖表
(1)讀統計圖
(投影展示),這兩幅圖就在你們的數學書的87頁,你能看出這些統計圖表告訴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獨立看2分鐘后,任選一幅圖在四人小組說一說)。
全班匯報(引導學生說出統計所起的作用)
(2)讀統計表
收集班上某個同學們1-7歲身高增長情況(課件出示:某學生一歲到七歲照片及身高情況)
看統計表同學們邊看邊思考下面四個問題。
最后拓展到學生自己收集自己的年齡與身高(體重)之間的關系或根據收集材料解決一些問題。
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教后記:
統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統計思想是數學的一個重要思想。教學中努力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愉快的學習。學生學習主動,探究的欲望高,興趣濃。
(62)練習
(63)單元測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