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2:19:51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教材分析】
《撈鐵牛》是編排在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教材的第一篇講讀課文,它講了宋朝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故事,贊揚了我國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懷丙的聰明才智。
本組教材的重訓點是“歸納段落大意”,目的在于檢查學生是否讀懂課文。又根據新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教學中,做到學生活動時間有寬度,占一半時間以上,學生的活動面有廣度,參與人多;課堂上的學習氣氛有熱度,發言、討論積極;重點詞、句、段教學有深度;小學方法的設計有效度。本課任務是:在第一課時根據課后思考練習2題已知段意,把課文分成四個意義段,已完成了本組教材要求的重訓點的基礎上,重設重訓點為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自讀自悟、語言表達和創新思維能力三方面。
【教學設計的原則】
本著“語文教學著眼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心素質,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一切以學生為主體、教材為主線、教師為主導,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文道統一原則: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懂得科學道理。
2、學習知識與發展智力結合的原則:教材、教法、學法、程序的處理和設計。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思維和語言訓練貫穿于教學中,提高、開發學生的智力。
3、聽說讀寫能力綜合訓練的原則:以閱讀能力為重點訓練,并輔以其他能力的培養。
4、課外與課內相結合的原則:課外抓預習,課內重學習,體現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總之,教學中,緊緊圍繞重訓點安排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原則,對《撈鐵牛》一課作以下設計:
一、結合大綱、教材內容、課型特點,制作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課文,了解撈鐵牛的經過,懂得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科學道理。
2、能力目標:學習后,讓學生通過創新思維改進懷丙撈鐵牛的方法,想象設計出用現代科技手段撈鐵牛的新方法,培養實驗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學習懷丙,遇事多動腦,從小學科學、愛科學。
二、確定教學的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弄清懷丙和尚在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學習概括段意,懂得懷丙撈鐵牛方法的科學性。
2、教學難點:水的浮力實驗的設計和改進懷丙撈鐵牛的方法以及擴展思維,創設用現代科技撈鐵牛的方法成為本課的難點。
三、結合學生實際,設計教學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題,學習的主動權在學生。所以。在具體的教學方法的操作上,我去了瑣碎、分散、游離于教學主線外的環節,減少了淺層次的活動環節,壓縮教師講述、講解的環節,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為主的自讀自悟法、直觀教學法、實驗學習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法保證了學生的主題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
四、圍繞重訓點,安排教學過程
1、本課教具準備;彩色掛圖、小黑板出示“目標”、小黑板出示課后3題的一段話(4自然段內容)。
2、預習準備:水的浮力實驗、查字典自讀自悟部分字、詞、句,根據預習要求,作好自讀練習。
3、圍繞重訓點,分五大環節來教學:
⑴ 情景描述與簡筆畫結合,導入新課
師生用生動、充滿激情的語言,借助簡筆畫演示直觀圖“河中府”、“黃河”、“浮橋”、“鐵牛”。用語言和圖示把學生引入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河中府城外的黃河上,想象洪水沖斷浮橋,鐵牛深陷河底的情景,把學生的思維帶入遠古科技落后的宋代去學習體會故事內容,為理解懷丙撈鐵牛方法在當時的科學性,發現懷丙的聰明和偉大作好準備。此環節安排 2分鐘。
⑵ 抓順序和重點詞句,自讀字悟撈鐵牛的準備工作及撈上來的情景,完成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
三自然段主要是學生自讀自悟,用“我讀懂了……”“我知道了……”的語言介紹自悟的字、詞、句的含義。教師啟發學生抓“先……然后…….再……又”理清準備工作的四步,結合默讀、速讀,概括步驟內容。
四自然段重點字、詞、句的突破,輔以課后3題和拔鐵牛的剖面簡筆畫學習。學生抓題中帶點詞和圖示中沙、船、繩、鐵牛的聯系箭頭圖,只管、形象理解了沙少──船浮──繩緊──拔牛的過程,對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水的浮力有了意會。
五自然段言簡易懂,我讓學生用質疑法多向為什么這樣做。讓學生在解疑中深刻領會此撈鐵牛法的科學性和懷丙聰明才智。
六自然段抓“這樣的方法”,練習復述前面撈鐵牛的經過,并學習課文的按事情發展順序和詳略得當的協作手法。此環節安排18分鐘。
⑶ 以預習作業“水的浮力實驗”介紹,鞏固學生有關撈鐵牛的過程的領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靠自己的智力積極性和動作主動性來完成水的浮力實驗的操作。“船”、“河水”、“鐵牛”的代替材料自行設計,采用討論法分組介紹實驗過程這比單純的填空法理解更有趣。它能調動學生充分利用水的浮力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去試驗。注重了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特殊性,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此環節安排5分鐘。
⑷ 教師設向學生思考、討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改進懷丙撈鐵牛的方法”和“用現代科學技術撈鐵牛的新方法”把學生的思維引入自由發揮的空間,課堂討論、發言氣氛熱烈使之達到一定的高潮,讓“新方法”不斷產生,向更省力、省時、省錢方面改進和創設。此環節安排10分鐘。
⑸ 用學生自己總結本課的收獲來結束學習,深入悟情,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此環節安排5分鐘。
五、幫助學生理解,精心設計板書
為了幫助記憶撈鐵牛過程的順序,突出教材的重難點,理解重點字詞句,板書設計注意了精選內容,突出重點,指導性強,形象直觀四個方面。本“板書設計”抓住撈鐵牛的動詞為骨架,按順序排列,為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服務。
【板書設計】
略。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