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2:22:26 下載試卷 標簽:學習方法 浮力 填報指導
一. 文章概述:
這篇課文記敘了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經過,贊揚懷丙和尚是個出色的工程家。
二. 文章結構:
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撈鐵牛這件事的起因。第一自然段寫拴住浮橋的八只大鐵牛被大水沖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第二自然段寫重修浮橋需要把鐵牛找回來;在人們想不出辦法的時候,有個和尚說他能叫水把鐵牛送回來。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寫撈鐵牛的經過和結果。第三自然段寫撈鐵牛的準備工作,第四自然段寫撈第一只鐵牛的過程,第五自然段概括地交代“用同樣的辦法”把另外的幾只鐵牛都拖了回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寫這個和尚名叫懷丙,贊揚他是一個出色的工程家。
三. 分析講解
1. 生字:
(1)字形:在學習本課生字時同學們要注意下面這些字的字形。
悉:上邊是米字加一撇,下面是心,此外它的讀音也要注意,應讀“xī”,不讀“xì”。組成詞語:悉心、熟悉。
浮:注意是左右結構,左邊是“氵”旁,表示與水有關,組成詞語:浮力、漂浮、浮水、浮游等。右邊也讀(fú)孚,是起表音作用的。
此外下面這些字要注意運用形旁與它們的形近字相區分。如:拴——栓、洪——哄、跨——挎、綁——幫、槳——獎
(2)字音
本課有幾個字的讀音要注意:潛(qián)到水底、陷(xiàn)在河底
(3)詞語解釋:
浮橋:用并列的船或筏,上面鋪木板而成的橋,因浮在水面而得名。
議論紛紛:人們對事、對人的好壞是非發表各自的看法。
水性:指游水的技能;也指江河湖海的深淺、流速快慢等特點。課文中指后者。
潛:隱在水面下活動。
繃:把繩子拴得緊緊的。
出色:格外好,超過一般的。
2. 理解課文
○1了解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一千多年前的宋朝,黃河附近的河中府城外有一座浮橋,它是兩岸居民的交通要道。河兩岸有八只拴橋的大鐵牛,一次黃河發大水,沖了浮橋,也沖走了這八只大鐵牛,鐵牛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需重修浮橋,就必須撈回八只大鐵牛。可是,你知道每只鐵牛有多重嗎?(七八萬斤,大約是30只大象的重量,可見要撈回鐵牛非常難。) 可見,要撈回鐵牛很不容易。人們在議論紛紛,如果你在他們中間,你們會說什么呢?
這時,一個叫懷丙的和尚說出了他的看法,請你把懷丙的話讀一讀。
“我來試試看。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那么和尚是怎么叫水把鐵牛送回來的呢?
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為了撈鐵牛,懷丙讓人做了哪幾步準備。
我們來一起看看懷丙做的這些準備。
請同學們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連起來讀一讀。
○2體會撈鐵牛的過程。
懷丙是怎樣指揮水手撈鐵牛的呢?請同學們讀第四自然段。
思考:懷丙讓水手做了哪幾件事?由此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體會和尚的出色。
鐵牛終于被撈上來了,可見撈鐵牛是件不容易的事。學到這兒你們有什么感受?
相信同學們都對和尚能夠撈起鐵牛很佩服。他之所以能夠撈起鐵牛與他所做的周密的準備工作是分不開的。請同學把第3、4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結合第4自然段的內容,想想和尚是靠什么撈起鐵牛的?
這時,岸上的人們又會說些什么?文中是怎樣評價他的?
要讓你來撈鐵牛,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