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3:22:40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環境 高中生活 啟蒙教育
沒有思維的禁錮,沒有傳統的束縛,沒有條條框框,沒有繩繩索索.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碰撞,有的是交流,有的是和諧.教師的激情,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潛移默化的引導激發了學生未曾顯露的潛能.親和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多維互動的對話交流,敲開了和諧生態課堂的大門.
一,親和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始終保持平等的關系,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愉快地學習.課堂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語言:"老師,我有個問題.""我給***補充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老師的語言簡短而有激勵性:"**請你先來說." "向大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 "你說得真好!""再想一想,先聽聽別的同學的意見." 這些尊重,期盼性的語言,不僅是對學生情感的激發,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習的無限熱情和創造愿望.
二,多維互動的對話交流,敲開了和諧生態課堂的大門.
1,把握語文教學之魂——朗讀.本課的教學設計,教師一改以往逐步分析講解的思路,而是創設和諧自主交流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不同層次的讀書中,整體感知課文.第一層:初讀課文,明確對學生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容易讀好的長句,多讀幾遍."整體感知課文.緊接著抽讀,了解學生的讀順程度;第二層:細讀課文,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體會課文的情味和主旨.第三層:品讀課文,在學生充分交流感悟與體會之后,又引導學生品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與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產生強烈的共鳴,形成"心理相融".
2,追求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同生
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對話中,學生與文本,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的交流.徐磊老師利用教材,創設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調動學生的情感,指導學生將自己的人生體驗,情感與課文交融在一起,與作者,老師同悲同喜,從而實現師生情,作者情的和諧共振.例如:本課主人公的生活環境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太遠,學生們很難想象到山溝里的孩子上學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上學的情景,也就不能很好的感悟山溝孩子刻苦學習的精神.徐磊老師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形象性,再現性的特點,搜集了邊遠山區孩子們艱苦學習條件的圖片,把形,聲,光,情,意融為一體,拉近了時空距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
努力追求語言訓練與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點,在訓練中感悟,在感悟中訓練.臨近結束,徐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此時此刻,你有什么心里話想對山里的孩子說 "學生頓時打開了思維的閘門,有的向山溝里的孩子表達了敬意,有的聯系實際反思了自己,還有的談出了自己想資助山里孩子的打算……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