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5:57:37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語文
一、“單元整組教學”提出的依據及其意義
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學習方式的融合。遵循新《課標》的理念編寫的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既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滲透──為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更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所選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形成;同時,為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使教科書成為學生喜愛的學本,成為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的范例,低年段教材在呈現方式上大膽創新,給教者和學者留有充分發揮想象、創造性地教和學的空間,如:“導語”“思考練習”以學習伙伴的口吻呈現,大量采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拼”等標識,增加人“本”之間的親和力,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加強自信培植;又如“語文園地”中“我的發現”“展示臺”等欄目不斷引導學生去探究、去發現,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啟迪心智、發展思維、形成能力。
為達到使學生“得法課內,得利課外,受益終身”的學習目標,實驗教材在編排體例上不斷改進,如一年級下冊和二年級上下冊均是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每冊由八個單元組組成,每組均以“導語”的形式點明單元專題,識字課、閱讀課、語文原地都圍繞本組專題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構成有機整體。這種編排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瑣、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和知識能力間的聯系;體現了全面提高學生和語文綜合素養的總指導思想。這種編排為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條件。“單元整組教學”就是實驗教師創造性勞動的產物。
進行“單元整組教學”,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習和運用領域,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全體學生在相同或不同學習內容、不同學習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和有機整合中開拓視野、熏陶情感、發展思維;在不增加負擔的前提下,使其獲知數量和獲知能力得到最優增長,為后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二、“單元整組教學”所依循的基本原則
“單元整組教學”是依據教材優勢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與傳統教學比較的基礎上發現的一種有利開發課程資源、有利提高學習效率、且能被低年段孩子所接受的一種特殊學習方式。運用該方法進行教學活動,需遵循“五為”、“四可變”、“四不能變”的基本原則。
五為:以學生發展為本,以興趣培養為基點,以扎實基礎為主要任務,以啟迪心智為原動力,以能力形成為目標。
四可變:學習課次可變,學習方式可變,學習時間地點可變,評價方式可變。
四不能變: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指導思想不能變,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的客觀現實不能變,學科的本體(學習并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不能變,課程的目標(培養綜合的語文素養)不能變。
三、“單元整組教學”的基本流程式及其說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