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6:28:24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語文
學習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
2.學生詢問自己的父母,了解他們小時候是如何為你的爺爺奶奶分憂的。
3.學生采訪班里的同學,了解父母平時對他們的評價。
4.老師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片等。
第 一 課 時
談話導入
1.交流課前詢問和采訪中的收獲。
2.交流在家里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自主讀通課文
1.出示“我會讀”圖標,學生自讀課文,讀準生字,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做個記號。
2.多讀幾遍沒讀通的句子,再聽聽同桌是怎么讀的。
3.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選擇讀。
a.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既”是第四聲)
b.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嗓”是平舌音)
c.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拎”是前鼻音,“桶”是第三聲)
d.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晃”是多音字,在此處讀第四聲)
e.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眼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甸”是前鼻音,在“沉甸甸”一詞中讀第四聲)
自主識字
1.學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學習小組內讀給伙伴聽。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老師參與學生活動)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3.游戲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摘蘋果:如果大家都認識并能讀準,蘋果生字卡片就成熟摘下來。沒掌握的生字,留在樹上,提示學生在讀課文時進一步學習)
朗讀課文
1.創設情境,小組分角色反復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老師可通過范讀讓學生感悟人物的語氣。
2.在小組內質疑、討論,老師巡視點撥。
3.全班匯報交流。(隨機通過說話練習感悟“既……又……”的意思)
4.如學生對老爺爺的話提出疑問,老師可組織討論,重點理解;如學生沒提到這個問題,老師可隨機提問,讓學生討論:
這“一個兒子”是指誰?老爺爺的話是什么意思?(真正的兒子應該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在老爺爺的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為父母分憂的兒子,不能算真正的兒子)
指導寫字
出示“我會寫”圖標,指導寫字,并組織展示。
指導重點:
1.注意別忘了“拎”的最后一點,“膊”的右上一點。
2.前面六個左右結構的字,老師可重點范寫、指導“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可提醒學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點,使整個字顯得更勻稱。
4.“晃”“蕩”是上下結構的字,“晃”字要寫得上窄下寬,老師可范寫指導。
第 二 課 時
鞏固識字
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讓學生認讀。
編寫課本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小組合作,根據課文情節、環境和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情緒等進行合理想象,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
3.確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設計場景的布置。
排練課本劇
各小組演練,老師巡視,隨機點撥。
課本劇表演并評議
1.以小組為單位表演課本劇。
2.引導學生評議。
a.人物的語氣──前面兩個媽媽說的話,應該用自豪的語氣,第三個媽媽的語氣應該是平靜的,老爺爺的說話應該用意味深長的語氣。
b.人物的動作──在情境中理解“迎面”“迷住”“沉甸甸”“直晃蕩”等詞語的意思。
c.人物的表情──前面兩個媽媽的表情應該是驕傲的,第三個媽媽的表情應該樸實,老爺爺應該慈祥;前面兩個兒子應該天真,第三個兒子應該淳樸。
課后拓展
1.節選《新三字經》中的內容印發學生,供課外閱讀。
為人子 方少時 尊長輩 習禮儀
能溫席 小黃香 愛父母 意深長
能讓梨 小孔融 手足誼 記心中
孝與悌 須繼承 長與幼 骨肉親
親養兒 多苦辛 報春暉 寸草心
親有教 兒恭聽 做錯事 即改正
?把本課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片段
●1.拓展。
(1)如果前面兩個孩子,聽了老爺爺的
話,看了第三個孩子的表現,他們會怎么想,
又會怎么做呢?是啊,這三個兒子都是媽媽的
好孩子。
(2) 那你們呢?把你的“特別的表現” 先告訴你的同桌。
2.讀文與學文。
(1)學習媽媽的話。小朋友的表現都很好,這么短的時間里記住了所有生字,媽媽看了一定會夸獎你的.她會說些什么?
(2)看了第三個孩于的表現,聽了老爺爺的話,前兩個孩子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
(3)學到這兒,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媽的好孩子嗎?告訴你的同桌吧!
(安徽省蕪湖市利民路小學 江飛飛)
●1.重點讀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1)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1:也許是說她的兒于既不聰明,也沒有力氣。
生2:也許是說她的兒于既不會唱歌,嗓子也不好聽。
生3:也許是她的兒子太普通,沒有什么特別的。
生4:也許是她媽媽不愿在別人面前夸耀她的兒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問題要問這個媽媽。
生二:你的兒子真的沒有什么特別的嗎?
2.表演(想象補充,四人小組合作)。
當這個孩子接過沉甸甸的水桶時,這三個媽媽會怎么說。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個好兒子。
生2(羨慕地):您還說您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
生3(微笑著):他還經常幫我干活,經常對我說:“這是我應該做的!”,真的沒有什么特別的。
3.實踐活動。
小記者訪談:實話實說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學了這篇課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關小學 李海萍)《愛迪生救媽媽》教學設計片段
1.實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體驗。
拿出你們準備的小鏡子,讓我們一起試試看,當時愛迪生是怎樣做的。(以小組為單位把鏡子拿到窗前讓鏡子反射太陽光,再把鏡子放到燈光下.老師和學生一起觀察,一起說說發現了什么?)
2.作業建議。
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跟他們說說這個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寫下來。(黑龍江省大慶市直屬機關第四小學 關宏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