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7:04:53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一)能力、過程和習慣方面
1、在習作中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2、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冒號和引號。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運用習作解決實際問題)。
4、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這要求學生在習作中對材料進行初步處理)。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習作的完善,這與D體現了對習作全過程的關注)。
(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
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體現了從低年段“有興趣”到“自由表達”的變化)。
3、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三年級上、下兩冊教材對以上的幾個方面都做了梯度合理的、適當的安排,力求為老師們全面、準確地落實教學目標提供一個可靠的憑借。老師們在備課、鉆研教材時,應該對照課程標準,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這是用好教材、搞好教學的關鍵。
從近一兩年的教學實際來看,有兩種錯誤的傾向要引起注意:一是對于教學目標的理解過于簡單、片面,譬如,注重了知識的傳授和吸收,但卻忽視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與塑造。有的老師在教學寫字時,特別強調了筆畫書寫的正確,卻疏于對字形美觀、大方的指導。有的老師僅僅關注識字、寫字,卻忽視了口語交際的指導。二是對教學目標的把握不切實際,過分拔高。譬如,要求認識的生字在教學時不必具體到每一個筆畫,可有的老師不顧我們的提醒,偏偏這樣去做,結果是煩瑣的字形分析在沒有書寫訓練作為依托的情況之下,干擾了學生的記字程序(簡單問題復雜化了),反而增加了學生記憶字形的負擔,致使教學時間不夠、識字任務無法完成。(北京宣武區的一位教研員)
人教社在每一個學期的期末所提供的測試工具,也是針對“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而設計的,力圖發揮測試的導向功能,希望在教學目標的問題上,教師能夠把握得全面、準確一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