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23:30:07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師 歷史 經驗交流 自我介紹
設計說明:
單元學習活動名稱為: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
這一組課文,都是寫我國的文化遺產的文章。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一扇扇窗口。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引起探究我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保護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的意識。因此,訓練的重點一是理解內容,增長見聞。二是品味語言領悟表達。三是通過朗讀感受文章表達的情感。
整個單元的學習分為四個模塊:
1.“交流平臺”。(1課時)因為學生通過讀書、看電視、上網、旅游等途徑,對于祖國的文化遺產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和認識,所以在本單元學習開始設計一次交流活動。目的是讓學生課外搜集“世界遺產”的資料,可以是圖片、詩詞、楹聯,也可以是歷史知識、故事傳說,在交流平臺中交流展示,從中感受這些“世界遺產”的魅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便于教師了解學情。
2.“理解內容增長見聞”(1課時)目的是通過對三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了解秦兵馬俑的宏偉氣勢。
3.“品味語言,領悟表達”。(1—2課時)三篇課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里行間洋溢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評有感情地朗讀來感受這些。
4.“我是小導游”(3—4課時)這一部分主要包括口語交際、習作和實踐活動。口語交際的話題是保護文物,習作內容是寫導游詞,通過習作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語言,表達方法,轉化為自己的實用語言。在習作中進一步體會“世界遺產”的魅力。實踐活動中模擬導游講解,把說和寫充分結合起來。
模塊一交流平臺
一、親身感受
1.回憶一下自己都去過哪些地方觀光旅游,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介紹一下。
2.按照你去過什么地方,印象最深的一處景物,有什么特點這三個方面,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選代表全班交流。
二、交流搜集的資料。
1.你知道中國有哪些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遺產?請說一說。
2.介紹課本中85頁資料袋。
3.通過讀課外書、上網、看電視你搜集了哪些關于“世界遺產”的資料?
4.學生分組交流。
三、圖片展示
學生把搜集的圖片資料在視頻展臺上向大家一一介紹。
四、談一談交流的感受,自己的收獲。
模塊二理解內容,增長見聞
導語:為了保護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遺產評為“世界遺產”,到現在為止我國已有30項被列入其中,本組課文將帶領我們觀賞我國的“世界遺產”。
第一站:長城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
2.通過第一遍讀,長城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你有哪些疑問,請提出來?教師把問題歸納后寫在黑板上。
(二)再讀課文,圖文結合。
1.了解長城的特點與構造。
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把有關語句畫出來,借助書上的插圖,引導學生領會并通過朗讀把長城的雄偉氣勢表現出來。如,“有一萬三千多里”讓學生在地圖上看一看那些省市有長城,算一算日夜不停地走要多長時間,談一談登長城的感受,從而真切地體會出長城的萬里雄姿。
2.了解長城的構造時,根據課文文字,參照插圖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的位置及其作用。畫一畫長城的結構圖,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品讀課文,體會感悟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通篇讀,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細品,并把自己喜歡的原因批注在空白處。
(四)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小組的形式合作探討,做好記錄,教師巡視并參與共同討論。
(五)抄寫生字。
自主記憶字形,同桌合作互相聽寫檢查。
第二站:頤和園
導語:我們已經領略了長城的雄偉氣勢,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我們接著游覽。
(一)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認讀生字。
3.理清思路,畫出游覽的示意圖。
4.通過讀課文,頤和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圖文結合,形象感知。
結合教材的3幅圖片,讓學生邊讀文邊看圖片,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麗。加深對課文的把握。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你最喜歡哪一處景物,說說喜歡的理由,并把它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2.選擇一兩個自然段指導學生美讀,初步達到有感情的朗讀,感受作者的贊美之情。
(四)練習生字生詞。
同桌合作,互相聽寫,檢查糾正。
第三站:秦兵馬俑
帶著登長城和游覽頤和園的美好心情,我們前往西安,那里有令世界震撼的秦兵馬俑。
(一)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讀的過程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解決。
2.概括秦兵馬俑的特點。
(二)再讀課文,品味語句。
根據學習前兩課的經驗,自己把表現兵馬俑的“規模宏大”與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語句和段落畫下來。
(三)以讀為主,讀中體會。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品讀,用心體會,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朗讀,評價。
總結回顧:談談自己的收獲和感受。
模塊三品味語言,領悟表達
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長城》《頤和園》《秦兵馬俑》了解了文章的內容,并且也對其中的部分問題進行了討論,今天,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是,深入體會文章怎樣用優美的語言把這些“世界遺產”描述的如此生動,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作者又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
一、整體回顧,概括介紹你印象最深的一篇課文或是一個片斷。
二、賞析詞句,品味語言。(圍繞重點,讀書討論,感情朗讀)
1.瀏覽全組課文,把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多讀幾遍,并與同學交流讀書的感受。
2.指名讀自己畫出的句子或段落,說出理由,然后有感情地朗讀。
(1)抓重點段落賞析:
在《長城》這一課中抓住這兩句話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讓學生找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在學生充分朗讀、勾畫、批注的基礎上再全班交流。
(2)遷移運用:
在《頤和園》、《秦兵馬俑》這兩篇課文中,讓學生繼續運用抓重點段落和句子的方法,通過指名讀、賽讀、評價讀、想象畫面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讀出
欣賞、贊美、自豪的情調。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體會頤和園的美,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個性鮮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