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1 20:58:28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教材 教師 復習 課件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三冊第11~12頁例3
教材分析: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是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基礎上
進行教學的。前面教學時,學生已經接觸到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特別是豎式的計算方法和格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兩
位數加兩位數豎式的寫法,掌握進位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突破個位相加
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難點。
學生分析:
這一內容的教學是學生在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基礎上
進行學習的。通過以前的學習,學生已經接觸到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豎式
計算方法,知道了格式和寫法。相信通過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進
一步掌握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概括筆算加法的法則,初步培養學生
的抽象概括能力。
設計理念:
一、變"教教材"為"用教材"
"教教材"是傳統的"教書匠"的體征,"用教材"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它"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現有教材比較注重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和嚴密性,當然,新教材在這點上也有稍作改進,但還是要求我們教師對教材進行創造性地設計和重組,變"教教材"為"用教材"。如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我設計了一個較完整又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情節,選擇了教材當中的例題和習題,并加以有效的重組,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是真實的、有趣的、富有現實意義的。
二、變"學后用"為"學中用"
過去我們總習慣于"復習舊知-學習新知-鞏固應用"的"閉合式"教學流程,即"學后用"。但"學什么"、"怎樣學"、"為什么學"只有教師心知肚明,而學生卻全然不知,因而學生很難從情感上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積極性很難調動。在本課中,我選擇了"問題-求知-建構-應用(創造性地)"的開放式教學程序,讓學生在一系列的問題情景中激活內在需求。用中求知、用中拓展、用中創造。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豎式的寫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筆算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
(二)能力訓練點
1.會用豎式正確地計算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2.通過抽象概括筆算加法法則,培養學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由不進位加和進位加,抽象出筆算加法的法則,滲透具體事物中蘊含
著一般規律。
教學重點: 用豎式筆算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自制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你們過過生日嗎?你們生日的時候希望收到什么禮物呢?今天是多多的生日,她的媽媽帶他到玩具店去挑選禮物,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2、創設情境:
師:看,他們來到了玩具中心,這么多的玩具,還沒標出價格呢。先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這些玩具的價格!(課件出示)
3、猜一猜:
(1)布娃娃的的價格是由1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2)小汽車的價格是個兩位數,十位上是3,個位上是8。
(3)小房子的價格是個一位數,6和8是它的鄰居。
(4)小熊的價格是由2個一和3個十組成的。
(5)小飛機的價格在40元和50元中間。
二、引導交流,探索新知
師:媽媽請多多挑選兩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小朋友,如果請你來選擇,你會選擇哪兩件玩具?總共要付多少錢?算式該怎么列呢?
1、獨立思考,集體交流
2、交流反饋
師:按照你選擇的兩件玩具要付多少錢呢?請列出算式(課件出示學生列出的所有算式)
師:你能把這些算式分分類嗎?(學生說,教師板書)
預設:分法1: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兩位數
分法2:進位加法和不進位加法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課件出示)
3、計算方法
(1)復習不進位加法:45+32,說說計算方法和豎式計算的要求(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強調: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教學進位加法:45+38為例
師:筆算45+38怎樣寫豎式?請同學們把豎式寫到練習本上,請一個
學生寫到黑板上 ,說一說寫豎式時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也就是相同的數
位對齊。
(3)擺學具,理解算理:
師:45加 38怎樣算呢?請同學們拿出小棒擺一擺。
教師指導學生擺小棒:先擺45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擺38根小棒,整
捆和整捆的對齊,單根和單根的對齊。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應該怎
么辦呢?
啟發學生討論,擺一擺,邊擺邊說過程。
引導學生匯報:先把單根的小棒合起來,有13根,把10根捆成一捆,
放到整捆的下面,這時還有3根單根的小棒,再把整捆的合起來一共
是8捆,所以45加38得83。
(4)豎式計算方法
結合剛才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應該先算什么?(先算個位上的5加8
得13)
理解:在豎式中怎樣表示呢?在橫線下面的個位上寫3,表示剩下的3
根單根的小棒,在橫線上面的十位上寫一個小"1",表示新捆的一捆,
也就是進上一個十。然后再加十位上的數,把進上的1和十位上的數
加在一起是8,表示有 8個整捆的小棒,所以 45加 38得 83。
引導學生得出:個位上5加8得13,向十位進1,個位寫3。
(5)試一試:剩下的題目中自己選擇一題,用豎式計算
(6)小結:剛才我們練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大家通過練習,
知道了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相同數位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
三、自主練習,鞏固深化
1、過關斬將
師:商場的另一角正在摸獎,但是大屏幕上顯示,想要進行摸獎必須
闖過屏幕上的三關,小朋友們有信心闖關成功嗎?
(1)、第一關:方框里填數(課件出示)
(2)、第二關:判斷誰算得對(課件出示)
師:小明、小紅和小李都在計算這兩種肯德基套餐的總價是多少,請你判斷一下,誰算得對?
(3)、第三關:找規律填數(課件出示)
2、摸獎活動
師:老師手里就是摸獎箱,你摸到的算式得數比80大就是一等獎,摸出的得數在70和80之間是3二等獎,得數比70小就是三等獎。
請三個同學上來抽獎,自己判斷,集體用手勢表示他判斷得對不對
(45+47,39+22,16+29,54+17,38+49)
3、綜合練習
師:當他們摸獎正高興時,多多的小表妹也來了,多多的媽媽也想給小
表妹買點禮物,所以他們有來到了玩具中心。除了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
玩具以外,售貨員阿姨又拿出了新玩具。瞧!
(1)媽媽付了一張50元、一張10元和三張一元,你猜媽媽買了哪兩樣玩
具?(課件出示)
(2)媽媽最后還剩下80元錢,你說她還可以買哪些玩具?(課件出示)
(3)媽媽如果想用最少的錢買兩樣玩具,她最少要花多少錢?
四、教學總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