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4 00:01:02 下載試卷 標簽: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詞語的意思,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受林肯偉大的胸懷,出眾的才華和自信,樹立正確地人生態度,做一個自信、堅韌的人。
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問,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鞋匠的兒子
問:你們認為鞋匠的兒子應該是什么樣的人,或是做什么的?
2、這個鞋匠的兒子卻是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本文講敘的就是林肯首任美國總統到參議院演講時發生的一段往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熟知內容
1、自讀課文,通過查字典或問同學、老師認讀及理解生字新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相機板書:尷尬卑微羞辱)
三、檢查預習,建立專題
1、分節朗讀課文,正音,相機理解新詞。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林肯首任美國總統到參議院演講時,參議員嘲笑他是“鞋匠的兒子”,他卻以偉大的胸懷,出眾的才華和自信贏得了參議員們的贊嘆。
3、導致這次辯論的原因是什么呢?(林肯的父親是鞋匠,他和參議員對自己的鞋匠父親有著不同的看法。)
4、讓我們重讀課文,他們的不同在哪里?劃出課文有關語句,再想一想。
四、研讀課文,感悟“鞋匠”
1、參議員對這位是的抱什么看法呢?
自讀這個參議員的話,邊讀邊思考:從他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誰來讀這句話。看誰能讀出這一種“傲慢”?這難道僅僅是傲慢嗎?你還從中讀出了一種什么味道來?
(羞辱、譏諷、嘲笑、讓林肯下不了臺、讓林肯從此抬不起頭、致林肯于死地)
A、感到“尷尬”,朗讀——“林肯先生,在你演講之前,請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B、感到……,朗讀——“林肯先生,在你演講之前,請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C、感到……,朗讀——“林肯先生,在你演講之前,請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小結:教師小結。板書:卑微——尷尬(失面子、恥辱)——羞辱(嘲笑)
2、林肯對父親這位“鞋匠”呢?
自讀這幾句話,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交流。
A、他敬重父親,朗讀——“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B、他懷念父親,朗讀——“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C、他的父親很偉大,朗讀——“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對參議院里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他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D、他的父親很盡職。朗讀——
小結,板書:(偉大——盡職——尊敬)
五、再讀課文,感悟“林肯”
1、我們再來朗讀一下林肯的這幾句話,體會這幾句話的涵義。并且從他們的這些話中體會到林肯是個怎樣的人?這與他的父親有什么關系嗎?
(自信、堅韌、寬容……憑自己的智慧和寬容,贏得了尊嚴和尊重。)
2、出示拓展材料。
1809年2月12日出生。
?1816年(7歲)他的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
1818年(9歲),母親去世。
??1831年(22歲),經商失敗。
??1832年(23歲),競選州議員落選。
??同年(23歲),工作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未獲入學資格。
??1833年(24歲),向朋友借錢經商。
??同年年底(24歲),再次破產。接下來,他花了16年時間才把債還清。
??1834年(25歲),再次競選州議員,這次贏了。
??1835年(26歲),訂婚后即將結婚時,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歲),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六個月。
??1838年(29歲),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1840年(31歲),爭取成為選舉人——落選了。
??1843年(34歲),參加國會大選——又落選了。
??1846年(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回當選了。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
??1848年(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
??1849年(40歲),想在自己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遭到拒絕。
??1850年(41歲),第二個兒子因病去世。
??1854年(45歲),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
??1856年(47歲),在共和黨內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張。
??1860年(51歲),當選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1861年(52歲),美國內戰爆發。
??1862年(53歲),第三個兒子因病去世。
??1864年(55歲),再度當選總統。
??1865年(56歲),美國內戰結束。
??同年4月14日晚(56歲),于華盛頓福特劇院觀劇時突然遭到槍擊,次日清晨去世。
??生下來就一無所有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他曾經絕望至極,但從沒有放棄人生這場跳高比賽。
3、從這里,你發現什么,有什么想法?
小結:是的,正如書上所說:批評、訕笑、誹謗的石頭,有時正是通向自信、瀟灑、自由的階梯。這也是作者的感悟。(林青玄)
4、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呢?你們也能像作者一樣,用一兩句簡潔的話寫一寫你的感受嗎?試著寫一寫。
同學試寫。巡回指導。
六、展示感悟,拓展升華
1、展示自己的名言,評價。
2、總結全文。
3、拓展閱讀:課外閱讀《林肯傳》,進一步認識了解林肯,并準備交流林肯的故事。
u人最可怕的敵人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自身。悲慘的失敗往往取咎于自身心靈的崩潰。
u普通的人也應該有一顆偉大的心。
u
傻人受到一點點的批評就會發起大脾氣來,可是聰明的人卻急于從這些責備他們、反對他們,和“在路上阻礙他們”的人那里,學到更多的經驗。——卡耐基
u沒有被嘲笑與批評的黑暗所包圍過的人,就永遠無法在心里點起一盞長明之燈。
u如果你擁有一顆偉大的心,那么,你就能跨越贊譽與詆毀、榮譽與恥辱。
u無論地位如何,無論做什么事,只要盡責,便是偉大。
u人必其自愛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諸。
板書設計:
卑微(恥辱)——羞辱(嘲笑)
(靜默)鞋匠的兒子
(自信、堅韌、寬容……)
偉大(盡職)——敬仰(贊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