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4 17:37:31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語文教材 教師 哲理故事
今天第二節(jié)語文課上,我教了新課——《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文章,講述了波蘭音樂家肖邦流落異國他鄉(xiāng),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的感人故事。因為事先沒讓學生預(yù)習,所以,揭題后,我范讀課文。本想用自己的情感先下手為強——從聽覺上感受肖邦的強烈愛國心。可沒料到,讀著讀著,有幾個讀音吃不準了,有幾個句子讀破了。例如,“薄薄的霧靄”中的“薄”到底是讀“báo”還是“bó”,“埃斯內(nèi)爾特地”中“埃斯內(nèi)爾”讀成“埃斯內(nèi)爾特”……當時也為自己捏了一把汗,幸好,因為是自己的學生,還因為他們大概被故事吸引,故沒有多大反應(yīng)。
課后,很為自己上課的表現(xiàn)內(nèi)疚。雖說到了高年級,我已很少給他們范讀,可難得的一次表現(xiàn)就露餡。唉,這種失誤作為老師是不能原諒的。自己都不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怎么來要求學生呢?在備課時,我們怎么就沒想到這一點呢?怎么沒想到每篇課文我們更應(yīng)大聲朗讀啊!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曾幾何時,把最基本的朗讀給遺忘了!
就拿今天來說,《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文章是我備課的(我們采用集體備課),備課前不知看了多少遍,對于重點的語句和詞語還反復(fù)咀嚼,本以為對課文很熟了,可還是在范讀時讀了破句。細想,都怪我沒有認認真真讀幾遍,哪怕一遍也好!只是一味地看,一個勁地思。眼觀不如口誦啊,看十遍不如讀一遍!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讀熟課文再開講已演變成看熟課文再開講了。而且,我發(fā)現(xiàn),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毛病,而是大家的通病。你看看周圍,我們的老師很認真地鉆研教材,很花心思地設(shè)計教案,可卻很少在辦公室里聽到(甚至聽不到)他們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究其原因,或許因為和我一樣,只會看,不會讀;或許認為自己的水平讀這些小學生的文章是綽綽有余,課堂上拿來就是;還或許在辦公室里大聲讀,會引來異樣的眼神……這些的或許導(dǎo)致了我們讀書的喪失,也造成了課堂上的或多或少的尷尬。
看來,今天的事情給我敲響了警鐘。以后,我們的語文老師在備課前也得像學生那樣不妨大聲的把課文讀上幾遍,這樣才不至于在課堂上有缺憾!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