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4 23:47:24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心理 閱讀 語文素材 哲理故事
1、首先,可以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讓學生認真默讀課文,按照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個中心問題,初步了解課文的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從“我”的角度說,也可以從殘疾青年的角度說。
。、進一步理解課文,了解課文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是什么。“別餓壞了那匹馬”既是課文的題目,也是推動故事發生的關鍵句。它在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我”把馬草賣給殘疾青年,離開書攤時,青年囑咐“我”的話。他的話,看起來是對自己家的那匹馬的關心,不讓它餓著,實則是免去了“我”尋找馬草買主的辛苦,讓我把時間花在看書上。第二次是青年看見“我”背著馬草走向書攤時,吩咐妹妹碧云的話。這話既是說給妹妹聽的,暗示妹妹不要拒絕買這無用的馬草;更是說給“我”聽的,讓我能心安理得地看書。青年既幫助了“我”,又很好地維護了“我”的自尊。第三次是“我”對青年說的話。每天“我”都想象著馬“香甜地吃著我的馬草”的情景,心安理得地看書。關心馬,就是“我”對青年的關心。文章用“別餓壞了那匹馬”貫穿全文,起到了層層推進的作用。
然后重點學習“有一天”發生的事,可以以“走進院子,我看到了什么”為題組織學生討論,充分感受青年的美好心靈,明確本文的中心思想。
3、課文中有不少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的語句,集中表現了人物的美好品質。教學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這些句子,然后用心讀一讀,想想自己為什么感動,或者是自己從中體會到人物什么樣的品質。可以把這些心得、體會寫在句子的旁邊,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础⒄n文展示的不僅僅是殘疾青年的美好品質,在其他人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一顆顆閃光的心靈。教學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說說對文中其他人的印象,體會其他人的美好品質。
。、本組口語交際要求就“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這個話題進行辯論。教學本文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青年與妹妹說謊的本意,為開展辯論做準備。課后,也可讓學生發現周圍的人有無說謊現象,調查說謊的原因及結果,為辯論積累素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