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5 00:08:40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診斷活動 啟蒙教育
教學內容:進一步探究感悟體會課文內容。教學目標: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二、八自然段。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3.憑借具體語言材料,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的情誼。
教學準備:錄音機、投影儀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春天到了,孔子帶領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游玩,讓我們一起跟著孔子走進那迷人的春色吧。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為幾部分?
二、品讀感悟課文1.反復輕讀課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3.全班交流:(一)出示:陽光普照著大地,……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1)自由朗讀。
(2)引導學生談感受:這段話美在哪兒?寫出了什么?(3)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學們對春天的美好回憶和無限向往,這位偉大的母親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贊頌的地方。我們也能用這詩一般的語言贊美她嗎?(
)是她()的()()是她()的(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學生讀完之后,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文字中描繪的春景圖。(5)齊讀這一段話。
(6)指導背誦這一段話。(7)泗水春景這么美麗,所以孔子帶弟子到河邊游玩。齊讀第一自然段。(二)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讀,思考:這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2)水與真君子之間有那些相似的地方?(3)“善施教化”后有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點)那你覺得能合理的補充那些特點呢?(4)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卻沒有直接進行說教,而是用水來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從中你有什么體會嗎?
(5)指導朗讀這一段話。齊讀這一段話。(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三)出示: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愿意把車馬……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1)自由讀。比較子路和顏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你能不能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有福同享”的意思?(2)分角色朗讀這兩段話。(3)討論:子路和顏回的性格你欣賞誰,不欣賞誰?(4)孔子對子路和顏回的志向持什么態度?設想一下,孔子為什么這樣做?(顏回、子路的志向表明了他們是真君子,孔子很滿意。)(6)分角色朗讀課文10---17自然段(7)孔子讓學生在游玩中談志向,你對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評價?
三、小結: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四、作業: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1、2、8三個自然段。2、各小組整理收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故事、言論,開展《三人行——我向孔子學習》主題班會。板書設計:
12泗水春景孔有德行子孔子論水有情義真君子游有志向春善施教化師生論志向
感悟三、務必建立“春意更濃”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融洽、友善的師生關系會使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充滿魅力。假如我們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和學生遠而離之,不聞不問,只能使師生關系處于“游離”狀態,必然降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孔子深切品嘗到師生關系進入良性循環狀態的“甜頭”。《孔子游春》最后一句寫道: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這“更濃”的“春意”,我認為完全可以理解為師生的和諧默契和教與學都達到一種人生價值高度所帶來的快樂。孔子妥善處理和弟子間的關系,有哪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呢?首先,是真誠的期待和關注。孔子希望弟子們“學有所成”,不失時機(“聽說”后便去游玩)、挖空心思(遇水必觀,動情地望著河水沉思)地利用課程資源教育弟子,可謂用心良苦;其次,是坦誠的對話交流。對話交流既是語言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更是人生觀、價值觀的交流和碰撞。在游玩活動過程中,師生之間流動著相互吸引的“情感場”,孔子“贊許的眼光”、“看著他們”、“微微地點頭”……孔子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體悟,展示自己在精神上收獲,都使得師生之間情感和諧,成為知音;最后,是平等的與生同樂。孔子與弟子共同陶醉于迷人的春景中,弟子圍著老師,老師彈琴,弟子唱歌;弟子彈琴,老師傾聽,然后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教師和學生融洽地聚集在一起,教師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并盡情地表露自己的快樂。教師成為學生中的一員,角色的同化才能帶來行為上的親切、隨和及自然,才能帶來心理和情感上的零距離,才能產生“春意更濃”的共鳴。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