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5 01:08:32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教材 投影 語文 啟蒙教育 思維拓展
教學要求:
1、了解本詩寫作的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列的愛國情感。
2、能說出這首詩的意思,理解陸游臨終前最牽掛得事。
3、能有感情的朗誦并背誦,默寫這首詩。
4、能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進行再創作。
教學步驟:
一、引入,揭題
1、播放《七子之歌》。你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嗎?聽到這熟悉而又優美的旋律,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學生發言:澳門回歸,普天同慶,百年屈辱,今日昭雪,祖國強盛,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畢生心愿。
2、可是在七百多年前,一位八十六歲高齡的重病垂危的老人,在臨終前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投影此詩,板書課題《示兒》。
二、介紹作者,初步朗讀
1、臨死前寫這樣一首詩,這是怎樣的一個人?結合你查找的資料,介紹以下這首詩的作者及詩的寫作背景。投影陸游畫像。
2、誰來讀一讀這首詩?(投影此詩)指名讀,正音糾錯。
三、指導理解詩意,體悟情感
1、你認為這首詩有哪些重點字、詞?你如何理解?(生質疑解難)
2、聽老師朗誦這首詩,也許對你的理解有幫助。
3、自己讀讀這首詩,體會詩的意思,讀懂哪句說哪句。
4、生質疑解疑談體會:(投影陸游躺在病榻上叮囑兒子的圖片)
。1)在詩人心中,臨死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哪一個字最能體現詩人此時的心情?
。2)你認為陸游是一個什么樣的詩人,才能如此牽掛祖國統一大業,以至死不瞑目?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 、此時假如你是陸游,你該怎樣讀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讀出來呢?同桌互相研讀、指名讀,體會詩情。
6、背誦,默寫。
四、激情、拓展
1、播放《七子之歌》。師引導:七百多年前,大詩人陸游盼祖國統一死不瞑目,如今,九七年香港回歸,九九年澳門回歸,舉國為之歡慶?墒,還有一個海外游子——臺灣至今還未回到祖國懷抱。這使無數炎黃子孫朝思暮想、翹首期盼。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下對臺灣親人的呼喚,寫下我們盼望祖國統一的一片赤誠之心。
2、配樂,生寫詩,交流。
3、課外拓展,情境描寫。創造性的又切合實際地想象作者在彌留之際,在病榻上怎樣叮囑兒子,兒子怎樣回答的情景,把它寫具體,也可分角色表演(語文活動課上進行)。
五、下課鈴聲即將響起,可我們的心早已飛到了寶島臺灣。聽,國歌聲響起,全體起立,讓我們高唱國歌,牢記肩負的重任,盼祖國早日統一,祝祖國永遠強盛。
點評
本課的教學設計獨具匠心,將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結合起來,使學生確有所得。
1、牢牢把握思想主線,高唱愛國主旋律。本課結合實際,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愛國情。在由本詩引申到臺灣還未統一時,讓學生寫詩表達盼歸之情,學生情動而詞發,使學生情感寫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和發展。結束時,國歌聲響起,使學生情感達到高潮;感情得到了升華。
2、教材處理獨到,課堂教學流程清晰,一環扣一環,有階梯性,突出了以課本為憑借,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的現代教學理念。
3、注意了語文知識的訓練,能力的培養,情感的體驗。即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奮發圖強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收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對音樂和詩的感悟能力,質疑解難、自學理解能力、創造能力等。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