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5 21:39:35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哲理故事 佳作警句 名人名言
二、鎖定重點,品析明理
1、聯系上一環節,預測故事的結局。
2、播放背景音樂,在音樂的感染下默讀或輕聲讀課文5—6自然段。
3、指名讀出故事的結局,教師故意設計玄機。
這一環節的設計會引起學生的爭議,因為5、6兩個自然段的內容都關系到故事的結局。獲得珍珠和拿不出珍珠的小河蚌在行動和心情上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順勢將持有不同答案的同學分成兩組,分別去探討“兩種結局的產生小河蚌們有著怎樣的不同經歷?”
提示:借助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再加上自己的聯想來具體闡述。
4、出示珍珠實物和沙粒,通過直觀的對比幫助學生理解分析以下重點詞句并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指導朗讀。
A組:磨礪、心血和汗水的澆灌、慶賀
B組:逝去的時光、沒撿沙子、悄悄的溜走
5、播放課件:A、珍珠的行成過程 B、小河蚌貪玩的場面
這兩種鮮明的對比畫面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升華。
6、無需多講,此時無聲勝有聲。學生已走進課文,一次次語言文字的感染,場景的震撼促使孩子們入情入境,“情到深處自然鳴”。抓住時機適時進行小練筆。要求學生把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中自己最想說的話動筆寫下來。(不是成篇長論,指導學生抓住心靈共振時最深的感觸去寫。講求訓練的“實效性”。)
三、用“心”朗讀,流露真情
1、篩選文中最關鍵、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語段。
2、展示課前收集的名言佳句(對自創警句的學生一定提出真誠的表揚)。
3、精彩片段朗讀欣賞(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適機配樂)
四、作業布置:有情趣有意義
1、續編《小河蚌的故事》,注意將故事的情節發展寫具體,有自己的感情傾向。
2、繼續收集警句名言,認真做好記錄和整理,準備在同學間進行知識資源共享。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