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7 01:04:3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小游戲 教材 數學教材 志愿案例
教學目標:
1、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件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會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詞匯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3、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靈活性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
1.初步感受事物發(fā)生的必然性和不確定性。
2.會用“可能”、“也可能”、“一定”等詞匯進行
數學表達。
課前準備:
教師:一枚硬幣、一個紙盒(裝3個白球和3個黃球)、另一紙盒(裝6個白球)、撲克牌(1-9)4套
學生:每個小組一個紙盒(裝3個白球和3個黃球)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性趣、倒入新課(教師出示硬幣).
提問:這是什么?
它能用來干什么?
我們一起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么用它玩的,好嗎?(出示主題圖)
提問: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板書課題:拋硬幣)
二、動手活動、探究新知
1、師生一起拋硬幣
(1)識別硬幣。
師:我們先來認一認硬幣的正反面。誰能識別硬幣的正面和反面?
(2)合作拋幣。
①師示范拋幣,學生猜硬幣哪面朝上。
老師和大家先來玩一次,我拋、大家猜。
②學生合作拋幣,看看有什么結果。
(3)反饋:游戲停止。同學們靜下來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拋了這么多次,你們看到硬幣落地后是什么情況?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這樣的情況在我們數學上可以說硬幣落地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板書:可能
)誰也能像這樣說一說。
(設計意圖:拋硬幣是第一個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猜硬幣的過程中感受事件的不確定性,并且能夠用“可能”這個詞進行描述。在活動中讓學生經歷猜測、試驗的過程,體驗硬幣“1”字朝上或竹子朝上的情況都有可能發(fā)生,。在教學時,對猜硬幣的活動,我先進行示范,考慮到硬幣落下時到處亂滾,對教材的“拋”作了一點小的調整,改為捂在手中搖動硬幣,這樣學生好控制一些,而且對方不容易看到。
2、猜一猜。
(1)體會有些事情可能發(fā)生。
每個小組都有一個裝著3個黃球和3個白球的盒子,從這個盒子里任一摸出1個球,會是什么顏色?誰來猜一猜?
是不是你們說的這樣呢?(小組合作摸球)
注意:小組長根據摸球的結果填寫表格。摸到白球時,就在白球的后面打“√”:摸到黃球時,在黃球的后面大“√”。(表如下)
白球
共()次
黃球
共()次
小組匯報摸球的結果。
提問:從結果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板書:可能)
為什么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為什么不說一定呢?(因為盒子里有兩種顏色的球,所以說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2)體會有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
提問:從盒子里可能摸到黑球嗎?(不可能)為什么?
那可能摸到紅球嗎?(不可能)為什么?(板書:不可能)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因為盒中只有黃球和白球,所以,我們不可能從中摸到除黃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顏色的球。
誰能說說生活中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3)體會有些事情一定發(fā)生(教師出示一個裝有6個白球的盒子)
提問:我這也有一個盒子,里面裝了6個球,是什么顏色我不告訴你們,要你們猜一猜了。(學生暢所欲言)
請學生上臺摸摸看,是什么顏色的球。(學生每次摸到的都是白球。)
提問:通過摸球,你知道了什么?(盒子里全是白球。)
教師打開盒子,驗證結果(盒子里全是白球)。
提問:從裝有6個白球的盒子里任意莫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一定是白色。)
(板書:一定)為什么?(同桌互相說說。)
提問:生活中什么事情一定發(fā)生?
回顧總結:剛才我們做了摸球的游戲,什么情況下可能摸到黃球?什么情況下不可能摸到黃球?什么情況下一定摸到黃球?(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這是教學的第二個層次,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小組合作的摸球,有兩個意圖,第一個意圖是在前一個不確定事件的基礎上引出確定事件的內容,并和不確定事件進行對比,學生能用“一定”或“不可能”進行描述確定事件。第二個意圖是讓小組合作摸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鞏固新知。
1、連一連。(注意糾錯)小朋友們喜歡這樣的摸球游戲嗎?課本上的淘氣、機靈狗和笑笑也來參加了。你們看!(課件出示93頁的連一連。)
(設計意圖:這道課堂練習的用途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用“可能、一定、不可能”這三個詞語描述事件的結果,并為后面的交流打基礎。)
四、拓展延伸。
1、游戲:抽撲克牌(數字1~9的撲克牌)
提問:每抽一次可能是什么數?(每個數都有可能)
游戲說明:兩人一組,每人先從中抽出一張牌,把抽出的這個數字可以寫在個位也可以寫在十位,然后,每人再抽出一張牌,放在另一個數位上組成一個兩位數.比一比.誰的兩位數大誰就是贏家,可以勾一下對方的鼻子.
教師示范,然后讓學生同桌互相做,并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是對教材的補充,我認為有前面的活動為基礎,這個活動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學生很容易理解,也能通過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2、課外小調查
師: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什么事情一定發(fā)生?
什么事情可能發(fā)生?
什么事情不可能發(fā)生?
布置作業(yè):把這三個問題作為一個小調查,回去問問家里的人或查查資料,看看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發(fā)生,哪些事情可能發(fā)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