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軍事理論
來源:網絡 2009-06-17 20:29:21

斯大林協助列寧組織領導了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反擊外國武裝干涉,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列寧逝世后,他在領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十分重視國防建設,發展國防工業、軍事科技,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并根據戰爭危險的增長加緊衛國戰爭的準備。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他領導蘇聯黨政軍民,進行了艱難的戰略防御,傾注國力,抗擊、反擊敵人。經過大規模的戰略反攻、戰略進攻、戰略追擊,于1945年5月2日攻克柏林,迫使德國于5月8日無條件投降。斯大林領導的偉大的衛國戰爭,從1941年 6月22日開始,至1945年5月9日奪取全勝為止,日日夜夜地緊張戰斗,以犧牲蘇聯2700多萬軍民的代價,消滅、擊潰、俘獲敵軍 607個師,殲滅敵軍 1000余萬人,擊毀、繳獲飛機 7萬余架,坦克和強擊火炮約 5萬輛,火炮 16.7萬門,各種艦船2500余艘。在德國投降后,接著于 1945年 8月 9日凌晨發起蘇日戰爭,投入174萬大軍向日本關東軍實施了猛烈的進攻,在中國軍民配合下,于8月18日迫使日本關東軍投降,殲滅日軍67.7萬人,其中59.4萬人投降。同時,還解放了朝鮮北部等地區。
蘇日戰爭的勝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戰后,為防御帝國主義的侵略,保衛社會主義制度,斯大林又領導蘇聯黨政軍民,致力于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發展新的軍事科技。在以上這些偉大的斗爭實踐中,斯大林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發展了馬列主義的軍事理論,他在理論和戰爭藝術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斯大林軍事理論,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戰爭與革命實踐的產物,其基本戰略思想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勢力范圍的帝國主義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各國人民必須聯合成一條世界革命戰線,來反對帝國主義戰線。為保衛社會主義祖國,反對強敵的侵略,必須實行全民的衛國戰爭;實行衛國戰爭,要以積極防御戰略為指導,適時轉入戰略反攻、戰略進攻和徹底的戰略追擊;戰略最重要的任務,是正確選擇和規定基本戰略方向,預先決定各次戰役的性質和目的;在戰略防御階段,要組織一系列的進攻戰役,消耗敵人的戰略力量,增長自己的力量,為轉入反攻創造條件;要采取積極的手段奪取戰爭主動權和制空權;在戰爭中,還必須依據實際情況,實行正確的退卻;在任何形式的作戰中,都必須集中優勢兵力于主要方向上,給敵以堅決的打擊 ;要善于組織各軍種、備戰略集團的戰略協同,以發揮整體力量消滅敵人;實施戰略性的進攻戰役,要以合圍戰役為主要形式,實施向心突擊,圍殲敵重兵集團;要建立和掌握強大的戰略預備隊,用于關鍵的時間和方向;要廣泛組織游擊戰,配合正規戰;加強軍隊的教育訓練,提高軍隊的政治覺悟,全體指戰員都要研究戰爭經驗,提高軍事學術水平,學會按照現代軍事科學的規則打勝仗;戰略追擊要神速地、日夜不停地追擊敵人,直至把它打死在自己的洞穴里;后方的鞏固,軍隊的士氣,師的數量和質量,軍隊的裝備,指揮人員的組織能力,是決定戰爭命運的五個經常起作用的因素;策略要服從、服務于戰略,規定保障戰略勝利的斗爭形式和方法、手段。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