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觀
來源:網絡 2009-06-17 20:37:25

戰爭觀,是人們對戰爭問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戰爭觀理論,包括對戰爭起源、戰爭根源、戰爭動因、戰爭本質、戰爭性質、戰爭目的、戰爭的歷史作用、戰爭與其相關因素的內在聯系、對待戰爭的態度、消滅戰爭的途徑,以及戰爭與和平、戰爭與革命的關系等問題的基本觀點。
戰爭觀是在戰爭發展歷史的長河中,戰爭實踐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理論觀點。由于受階級立場、世界觀和人們的認識能力等因素的制約,自古以來,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戰爭觀,對戰爭的根源、本質、歷史作用和對待戰爭的態度等問題,有各種不同的錯誤認識,如有人認為戰爭是“優等”人種和“劣等”人種之間矛盾的產物;有人認為戰爭是神的意志;有人認為戰爭根源于人口增長快于生產的增長,把戰爭視為人口的“調節器”;有人認為戰爭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斗爭;有人認為戰爭的發生是“永恒的”;有人認為戰爭是不祥之器 ;有人認為戰爭是萬物之父 ;等等。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思想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研究戰爭,創立了無產階級的戰爭觀,隨后出現了帝國主義和帝國主義戰爭,世界進入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的戰爭與革命的高潮時期,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在領導革命戰爭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實踐中,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立的無產階級戰爭觀。馬克思主義創立的,經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發展的無產階級戰爭觀認為:戰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私有制引起了戰爭,并且會永遠引起戰爭;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根源;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政治的工具、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戰爭分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兩類,擁護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 ;反革命戰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破壞、阻礙作用 ;革命戰爭是把舊社會轉變為新社會的助產婆,是歷史發展的火車頭;戰爭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戰爭,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發展和平力量、制約戰爭的力量,新的世界戰爭是能夠被制止的;用革命戰爭消滅反革命戰爭,是消滅戰爭的主要途徑;只有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共同努力,完全消滅了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消滅了帝國主義,實現了共產主義,才能使人類進入永久和平的世界。
樹立正確的戰爭觀,是正確地認識戰爭、指導戰爭和確立對待戰爭的正確態度的前提。被壓迫的人民和民族,擺脫奴役的出路只有一條,就是用革命戰爭解放自己,保衛自己。例如,如果沒有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就會當亡國奴;如果沒有解放戰爭的勝利,就沒有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