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8 16:02:49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語文
單元內容簡析:
本單元圍繞"華夏文明"這個主題,安排了三篇課文,《我終于回來了》講述錢學森獻身祖國建設的赤誠之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豐碑》反映了戰爭年代我們的紅軍戰至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把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現代改革開放的意識結合了起來。細細劃分,本篇詩歌,作者從祖國的地大物博、歷史文化與近幾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來宏揚中華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習這組課文,要注意加強聽、說、讀、寫之間的聯系,加強閱讀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加強本單元各部分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
單元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和會認本組課文中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文中重點詞、句的含義,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4、培養主動積累語言材料的興趣和習慣。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收集材料、提出問題、概括大意、內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揣摩作者的寫作順序和典型的寫作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理解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感受住過燦爛的文化,學習先輩為了祖國獻出生命的高貴品質。
2、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通過活動,進一步了解祖國的過去和現在,為創建和諧社會盡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組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語言。
2、引導學生用要素串連、問題概括、標題追溯、內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單元課時安排:
1 我終于回來了 2課時
2 豐碑 2課時
3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2課時
詩詞誦讀 漁歌子 1課時
語文樂園(二) 5課時
7、祖國,我終于回來了
教學目標:l、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25個詞語的意思;能在語言環境中,給多義字確定字義。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按照提示簡要地復述課文。B
3、感受錢學森獻身祖國建設的赤誠之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時間 2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學習課文第一、二段。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祖國,我終于回來了
2、看課題質疑:誰回來了,從哪兒回來,為什么要說"終于"回來了?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口頭填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 )從( )回到( )的經過,表現了他( )的思想感情。
(3)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分段。
自學檢查。(略)
三、學習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課后題第1題第(1)小題。
2、指名回答,讀讀錢學森說的一段話。指導理解:
①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一切"指什么?
(聯系第一自然段,是指"博士學位"、"專家"、"教授",在美國內金錢、地位、名譽。)
②但不能放棄祖國一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我應該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3、錢學森獻身建設新中國的急切心情還表現在:
當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決定回國工作。當一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便立即決定回國工作。
"一……便立即……"充分表現了錢學森獻身祖國建設的急切心情。指名讀。
4、分男女生讀課文1、2自然段,想想這兩個自然段的關系。(第2自然段是承接第1自然段的,它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5、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錢學森一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便決定放棄在美國的一切,早日回到祖國去。
四、學習第2段 1.默讀課文第二大段,思考:①美國當局怎樣阻撓錢學森回國的?
②在美國當局的阻撓下錢學森表現怎樣?
2.讀后回答:
(1)美國當局阻撓錢學森回國的4種手段
①.民航局通知他不準回國
②.海關檢查他的行李,硬說里面藏著重要機密,是一個間諜。(其實是教科書和筆記本))
③.他突然被捕,被關在海島的拘留所里,遭受無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不能休息,體重下降近15公斤)。
④.被保釋出來后,行動受限制,信件受檢查,電話被監聽。
(2)錢學森的表現:讀課文最后一句,讀出錢學森在美國當局的阻撓和迫害下,不屈服,堅持回國的決心。
3.分組讀三;四自然段,概括段意。
美國當局用種種手段迫害錢學森,阻撓他回國,錢學森沒有屈服。
錢學森后來是怎樣回國的,下一課繼續學習。
五、作業練習。
1.作業本的1、2、3題。
2.朗讀課文,熟讀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鞏固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三段,簡要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并聽寫生字詞:名譽放棄貢獻行李折磨迫害募捐限制監聽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學習第三段
1.輕聲讀課文第三段。思考:錢學森為什么能勝利回到祖國?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找出來。
2.讀后回答:錢學森勝利回到祖國的原因:
①他堅持了5年;
②得到世界各國主持正義的人們的支持:(聯系第4自然段,也包括美國科學界朋友的支持
③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極大關懷,尤其是周思來總理對錢學森的關心一親自過問……指示……在會晤中提出……
3.讀讀錢學森勝利回國的語句,比較句子,體會含著的意思。美國政府同意錢學森回國。
美國政府被迫同意錢學森回國。
--"被迫"說明什么?
(說明美國政府同意錢學森回國不是心甘情愿的,是在"各國主持正義的人們的支持下",是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極大關懷"下,無可奈何的決定。
望著天安門城樓,他激動地說:"我相信我-定能回到祖國,現在回來了!"望著雄偉的天安門城樓,他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終于回來了!"
"雄偉"是什么意思? "終于"又說明了什么?
("雄偉"不但寫出天安門城樓的氣魄,而且還透露了錢學森對祖國"天安門城樓"是祖國的象征的無限崇敬之情:"終于"一詞,說明了這一次的到來實屬不易,它是錢學森歷盡磨難,經過5年的艱苦奮斗才得以實現的。)
有感情地讀錢學森說的話,讀出他激動的語氣。
4.齊讀第三段,概括段意:在世界各國主持正義的人們的支持下,在中國政府和人民的關懷下,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
三、簡要復述課文。
1.復述有三種形式: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創造性復述。
2.回顧第八冊第二單元"復述課文"的要求。
3.學習本單元學習提示,明確"簡要復述"的要求。
4.指導學生按課后練習第二題的提示,簡要復述課文。
①第一段老師指導下復述
②第二段學生試著自己復述。
③第三段放手讓學生復述。
④連起來復述全文。
注意:訓練要面向全體學生。
四、總結全文。
1.齊讀全文。
2.出示作業本中的第4題,完成"按課文內容填空"
五、作業。
1.課后作業題3。(學生可做作業本第5題)
2.作業本第6題。
3.聽寫詞語:主持、正義、會晤、懷抱、關懷
4.熟讀課文第三段,把故事簡要復述給家里人聽。
本課板書設計:
7、祖國,我終于回來了
立即決定回國 聽到消息
可以放棄一切 不準回國 (檢查、間諜)
受到迫害 被捕、被關、折磨
限制、檢查、監聽
世界各國--(美國)
得到支持 中國政府和人民--關懷
8、豐碑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下面詞語:"冰坨、呼嘯、惡劣、殘酷、襲擊、嚴峻、覆蓋、經營、豐碑"等。
2、讀懂課文,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3、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2、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課后老師先板書一個"碑"字,讓學生組詞。再板書一個"豐"字,讓學生查字典據詞定義(多,豐富;大;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紀念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么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豐碑,用來紀念誰的?相信同學們通過朗讀,自己能夠明白。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
2、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
伍 坨 嘯 劣 酷 襲 僵 倚 禿 塑 豹 覆 瑩
特別注意:嘯 (xiào ) 劣(liè) 塑( sù )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學生糾正讀音。
4、誰說說課文所講的"豐碑"是什么,課文什么地方點明了?
(課文講的"豐碑"是一位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
三、理解教材
1、這時你們頭腦中又產生了什么問題?需要提出來研究。
(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把軍需處長比作一座豐碑,這兩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
2、同樣老師相信大家通過閱讀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決這個難題。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有什么相似之處?(畫批在書旁)
4、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處,按4人小組進行交流。
5、在全班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認識軍需處長那種一心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理解"豐碑"的真正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書了解了故事發生在戰爭時代,一支隊伍艱難地行進在白雪皚皚的云中山中。那里狂風呼嘯,大雪紛飛。(邊說邊用簡筆畫勾勒出一座巍峨的雪山,同時播放北風呼嘯的錄音)
二、研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回憶我們上節課質疑的問題。
2、你們認為軍需處長和豐碑之間,第一點相似之處是什么?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讀懂的?
第一個相似點:軍需處長凍僵時的光輝形象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板書:形象)
(1)怎樣讀,才能把" 軍需處長凍僵時的光輝形象像一座晶瑩的豐碑"表現出來?各自練習朗讀。
(2)你們覺得第7自然段,應該把握一個什么樣的基調?指名讀。
(3)誰來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請你再讀一讀。
(4)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你們認為第二個相似之處是什么?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讀懂的?
第二個相似點: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板書:精神)
從課文7、8、11自然段的聯系中,你們看出了什么?
作為軍需處長就是負責辦理軍隊所需的給養、被服等物資的領導,然而他卻把所有的棉衣分發給戰士們,自己卻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在冬天雪地中凍僵了,所以軍需處長具有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瑩的豐碑。
三、互換角色,體會情感,自由表達。
1、如果你此時身在云中山中,身為軍需處長,你會怎樣想?
(我可能會猶豫,雖然我從心里也愿意給戰士們棉衣,但寒冷的滋味太難受了;我將毫不猶豫的像老戰士那樣,把棉衣讓給別人;我想如果能和戰士伙著穿,你穿一會,我穿一會,既可以保全生命,有可以關心戰士。)
2、現在你就是軍長,面對這樣一位衣著單薄的被凍僵的老戰士,你能想到什么?會怎么說?朗讀描寫軍長的句子。
(讓學生置身情境去體會文中的角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四、進一步體會情感,有感情地朗讀。
1、課文既然歌頌的是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精神,作者為什么花了大量的筆墨寫了……這時你們頭腦中又產生了什么樣的問題?
(課文歌頌的是軍需處長一心為公、舍己救人的品質,為什么花了大量的篇幅寫將軍情感的變化?)
2、請同學們默讀畫出將軍情感變化的句子。
3、讀一讀你們畫的句子。
4、在什么情況下,將軍的情感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我們進行對讀。(先師生對讀,再生生對讀)
對讀中,你們體會到將軍的情感有著怎樣的變化?
點撥:起初將軍擔心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能否禁得住嚴峻的考驗,后來,他為什么變得信心十足,堅定不移?(雖然環境惡劣、裝備很差,但是又像軍需處長這種一心為公,舍己為人的的精神,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因此將軍信心十足,邁著堅定的步伐,大步走進了漫天的風雪之中)把描寫軍需處長和將軍神態的句子多讀幾遍來體會感情。
五、小結
我們學完了課文,誰說說你在寫作方法上學到了什么?背誦你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按思想感情發展的變化順序記敘,抓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描寫。
9、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
2.知道我國的國名、首都、國慶節。
情感:
1.產生自己是中國人的自豪感。
2.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材分析
熱愛祖國教育是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居"五愛"教育第一位。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對小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教育。這是道德啟蒙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內容之一。 本課提出要使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祖國教育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堅持不懈,反復進行,由淺入深,不斷加深。在啟蒙教育階段不可要求過高,本課按課程標準要求,只進行最低層次、最淺層次的教育,即:"我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本課教學應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以"愛"貫穿全課,要采用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特點的形式,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1.給學生豐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豐富的插圖和照片,教師還可提供相應的掛圖、幻燈、錄像,使學生通過生動的直觀形象材料,產生對祖國的愛,產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藝術形式,如唱歌、朗誦詩歌等,使學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引導學生用歌聲和詩歌朗誦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本課教學的知識點較多,但在教學中要認真落實,使學生切實記住。
本課內容豐富,插圖、照片也不少。在教學中要組織安排好,使教學層次分明,結構緊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本篇課文是一首詩歌,作者為當代詩人王懷讓。《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是他的詩歌代表作"三人"中的一首。詩歌把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現代改革開放的意識結合了起來。
2、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師;細細劃分,本篇詩歌,作者從祖國的地大物博、歷史文化與近幾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來宏揚中華民族精神,請同學們通過資料的收集,進一步討論祖國的大好河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卓越的騰飛,培養濃厚的民族情感。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四人小組討論。
一、 情境引入、激情激趣。
帶領學生一起回到2004年的奧運會男子110米跨欄比賽場上觀看劉翔奪冠的鏡頭。師談話:或許這一瞬間、這一時刻學生已在電視屏幕上看過許多遍了,但是此時此刻一張張笑臉仍舊顯得異常興奮和生動。問:"每當你觀看奧運會比賽時,每當看到五星紅旗在奧運會場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呢?
齊讀課題,對詩人進行介紹,對中國文化進行滲透。
二、 自學課文,感受祖國的地大物博。
1、同學們說說自己為祖國的哪些方面感到驕傲。
2、預設答案:"我為祖國的萬里長城感到驕傲。"
"我為祖國的四大發明感到驕傲。"
"為祖國能發射通信衛星而感到驕傲。"……
3、課文內容概括為三方面:地大物博的祖國、祖國悠遠的歷史文化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根據要求進行自學,這部分詩人用抑揚頓挫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猶如一幅幅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驕傲、自豪的感覺油然而生。
幻燈片展現美麗的祖國,更凝聚著對祖國的熱愛,引人入勝的介紹--
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東起遼寧與河北臨海交界的山海關,一直蜿蜒西走 直至甘肅河西走廊上酒泉附近的嘉峪關,全長六千多公里,合計一萬二千多華里,所以長城的興建實在不是始自秦始皇,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七國競逐。他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疆土,紛紛修筑綿延的城墻,用以抵預外敵來犯。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
其他一些精美的圖片、聲情并茂的敘述,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一個偉大民族悠久文化。
三、 小組合作,暢游歷史長河
上下五千年,中國有著悠遠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
1、教材中羅列了許多內容,歸納起來有:古代的發明、歷史名人和歷史遺產。
2、同學交流:網絡信息量大、自由靈活,對課文中提到的內容進行課外的延伸,制作成網頁供學生自由瀏覽。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交流相關所需要的資料。
四、語言文字訓練,歌頌祖國的偉大成就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完成"因為( ),所以我為祖國感到驕傲。"的填空訓練。
2、拓展性的練習。學生可以用書上的語句,也可以說課外了解到信息。同學們的答案可以很廣泛。
五、板書設計
古詩誦讀 漁歌子
教學目標:
1.學會《漁歌子》中的3個生字。
2.朗讀《漁歌子》。
3.理解《漁歌子》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
4.能對《漁歌子》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檢查《江南春》背誦情況。
二、學習《漁歌子》
1.簡介作者。(可以播放視頻)
2.解題。漁歌子,詞牌名。
3.自學。
(1)自由讀,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么?
(2)再讀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借助注釋理解這首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3)小組內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講解對這首詞的理解,其他同學可以問難質疑,可以補充、更正,教師給予適當點撥。
②學生看圖描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物。
③教師小結:這是一幅垂釣的畫面,白色的鷺和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色彩本來極其鮮明,而由于斜風細雨的籠罩,卻又呈現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獨釣寒江雪"的孤寂與冷峭相比,這首詞所表現的平和與怡悅,自然別有一番韻致。
(5)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學習生字
1.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讀準本課生字的字音,記住字形的。
2.教師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蓑"字。
四、布置作業
1.朗讀全文,能夠背誦的就把兩首詞都背下來。
2.請你為其中的一首詞配上一幅彩色畫,可以畫圖畫、水彩畫、油畫棒畫、彩筆畫,愛好畫畫的同學,請用你的畫來向人們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附:板書設計
3 詞兩首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四、作業設計--探究活動
1.自學自解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江南春》和宋代詩人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選擇描寫春天的詩詞來學習。
2.同學之間交流自學情況。
3.讀一讀、背一背。
語文樂園(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通過自主認讀詞語,在互相交流中積累詞語,并弄清詞語的含義。
2了解包含因果關系的復句,并會正確運用。
3 積累名言警句。
4 通過閱讀"收集資料",學習對于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學會為我所用。
(二)過程與方法:
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時間,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語言訓練。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和探索知識的好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
教學難點: 理解關聯詞的作用,并能熟練運用。
教學安排: 1課時
一.學習"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1、學生自由讀詞。
2、指名讀。
3、在小組中說說這些詞語的含義。
4、全班交流,理解詞語意思。
5、談談你發現了什么。
二.學習"讀一讀,用加點的詞語寫句子":
1.學生自由讀句子。
2.說說加點的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師講解轉折。
4 用這些關聯詞寫句子。
三.學習"讀一讀,記一記":
1.學生讀句子,指名讀。
2.你知道這些句子的意思嗎?學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嘗試背一背。
四 學習"收集資料"
1 自由讀。
2 說說短文告訴了我們什么?
3 學習了這個閱讀材料給你什么啟發?
習作
飯桌上的故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按照一定順序表達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詳略得當。
2、表達具體通順,能運用一些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3、能夠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過程與方法
1課前觀察了解:課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獨立習作,師巡視輔導:交流習作,修改提升。
2、 觀察、體驗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敘事能力。
2、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敘事能力。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我們全家人快樂的吃著晚飯的時候,我為了出去玩,吃得很快,把許多飯粒在桌上,爺爺看見了,嚴肅的盯著我,叫我把飯給拾起來,我嫌它臟,不樂意的說:"撒在飯桌上多臟呀!叫人怎么吃呀!再說我也不是故意的。" 爺爺說:"你難道沒學過《鋤禾》這首詩嗎?糧食是農民伯伯冒著炎熱的天氣,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很不容易才得到的,難道你就這樣看到農民伯伯的血汗白費嗎?以前我們吃不飽,穿不暖,過著牛馬不如日子,我很小時候就要出去幫大人干活,現在你們過上幸福的日子,還不知道珍惜。"聽了爺爺的話,我滿臉通紅,趕緊把撒在桌子上的飯粒拾起來吃下去。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天,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飯桌總是干干凈凈,而且碗里飯一粒不留,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二 分析能力
這樣的場面,你熟悉么?請同學們就這樣一件事情,談談自己的看法。
三、回顧生活
1、小組討論,回顧自己家中飯桌上的事情。
2、全班交流。
四、敘事能力。
1. 有條理地介紹你的家中晚餐。敘述在家里的飯桌上發生的故事。把你認為重要的方面說清楚說具體,其他次要的內容可少寫或一筆帶過。別忘了
2、你是以店主的身份在介紹!
作文寫好后讀給同學們聽聽。如果同學們都想看看你的小店,那你的作文就成功了
3 學生獨立作文。
第二課時
一、講明習作的修改要求,強調修改的方法、符號。
二、交流習作,互相提升。
1、 組內互相交換看對方習作,組內互評。
2、 共同評議是否寫出了"飯桌上的故事"。-
3、 共同修改。
4、 推薦組內同學讀習作,大家欣賞。
5、 針對某些情況,有目的講評。
6、 集體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課外。
1、 動筆嘗試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 回家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給你寫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習作抄寫在課堂作業本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