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歸宿
來源:網絡 2009-06-18 16:14:41

廣裹無垠的星空,一望無際的銀河,在我們的頭頂上有一個窮盡一切可能也望不到邊緣的天體,這就是宇宙。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生生不息,周而復始。可是作為一切生物生存之地的宇宙有沒有生命呢?它會不會終結呢”它的歸宿何在?
要想探討宇宙的歸宿,首先就必須了解宇宙的來源。從人類文明誕生之日起,就有人在思考這個問題。今天,雖然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重大進步,但關于宇宙的來源,仍處在假說階段。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這么幾種理論:“宇宙爆炸”理論、 “宇與脈恒”理論宇宙層次”理論。
根據最流行的宇宙學理論,我們的宇宙產生于20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在這次大爆炸后不斷的膨脹,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那么,宇宙會繼續膨脹下去嗎?如果不能,宇宙的未來又如何呢?
天文工作者的理論表明,我們的宇宙既有可能是開放式的,又有可能是收縮型的。如果現今這種膨脹速度幾乎沒有什么變化的話,宇宙就是一個開放的宇宙,將會一直蔓延.直至無窮;如果膨脹最終冷卻下來的話,那么宇宙就是一個閉合的宇宙。根據天文工作者的觀測,宇宙膨脹的速度已經有減慢的趨勢了。按照這種理論,綜合天文學家們觀察的種種結果,我們的宇宙已經開始收縮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應該是閉合的宇宙。
另外,依據宇宙的平均密度臨界值可以確定宇宙是開放型的還是閉合型的,這個臨界值是5.10克/立方厘米。目前,宇宙的平均密度是1.10克/立方厘米,小于臨界值,茵此從這一點來看,宇宙是開放的。但是考慮到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宇宙還有可能是閉合的。
評判宇宙是開放還是閉合還有一個標準那就是看恒星燃盡之后的剩余物質。如果宇宙是開放的,那么一艦來說,恒星燃盡之后的結局有三種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究競是哪一種,主要取決子恒星燃盡之后的剩余質量。
天文觀察結果表明,宇宙中很多恒星也如人類一樣在進 行著生與死的更替輪回,不過因為形成新恒星的氫物質正在漸漸減少,所以從總體上看,死星的數量是多于新生恒星的天文學家計算表明,再過100萬億年,所有的恒星都有可能進人生命晚期,那時,茫茫宇宙中將只能見到點點星光了,恒星仍然在散發著自己的余熱,不過這種散發余熱的過程并不能持續多久,到時候,宇宙中將不會再有生命了。
但是沒有生命并不代表物質運動會終止,宇宙中的物質還會繼續運動。
據訓算,任何恒星在100萬億年以后都會與另一顆恒星接近一次,那么若是經過1億億年,每一顆恒星都會發生100 次這樣的接近。這樣,在這顆恒星周圍的行星就會被撞得流離失所.
恒星與恒星之間還會發生碰撞事件,但機會比較小。相撞的時候,一顆恒星的能量會被另一顆恒星獲取,而獲取能旦的恒星就會脫離星系。假如是這樣的話,100億億年以后, 90%的恒星將會逃離星系,剩余的將會形成一個大黑洞。這樣,宇宙的最終結局就是收縮。
新的粒子理論正好與這種結果吻合,這種理論認為.原子核內的質子可能不是永恒的物質,它的壽命只有1億億億億年,1億億億億年以后,質子將會死亡,只剩下幾種基本粒子和黑洞。在經過10的100次方年后,連黑洞都會被“蒸發,’干凈,就剩下幾種粒子了。
當然,這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理論推側出來的結果,關于 宇宙的命運,還有很多種理論的描述。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