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趣味樂園 > 歷史故事 > 正文

漢謨拉比和刻在石柱上的法典(2)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6-18 21:48:50

智能內容

183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法國學者羅林森發現了這個銘文,并制成了拓本。1843年,他譯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然后又將古波斯文與楔形文字對照,終于讀通了楔形文字。從此解開了楔形文字之迷。

  原來,最古的楔形文字是從右到左直行寫的。因為書寫不便,后來就把字形側轉90度,改成從左到右的橫行。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發明的。早在公元前4000年,他們在開發兩河流域的同時,創造了這種文字。最先,這種文字是象形的。

  假使要表示復雜的意義,就用兩個符號合在一起,例如“天”加“水”就是表示“下雨”;“眼”加“水”就是“哭”等。后來又發展可以用一個符號代表多種意義,例如“足”又可表示“行走”、“站立”等,這就是表意符號。再到后來,一個符號也可以表示一個聲音,例如“星”這個楔形字,在蘇美爾語里發“嗯”音,如果用來表示發音的話,就與原來的“星”這個詞的含義沒有關系了,只表示發音,這就是表音符號。

  為了表示有關的楔形字應該表示什么意思和發什么音,蘇美爾人又發明了部首文字。比如,如果一個人名之前加上一個特殊符號,就表示這是一個男人的名字。蘇美爾人他們還不懂得造紙。他們就用粘土做成長方形的泥版,用蘆葦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頭在上面刻上字,然后把泥版晾干或者用火烤干。這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泥版文書。一開始,蘇美爾人的泥板是圓形或者角椎形的,不便于書寫和存放,后來蘇美爾人便將泥板改為方形的。

  蘇美爾人的大部分文字材料都是刻在這種方形泥版上才保存下來的。到現在為止,人們在兩河流域已經挖掘出了幾十萬塊這樣的泥版文書。

  由于蘇美爾人用的是蘆稈或木棒做成的、尖頭呈三角形的“筆”,落筆處印痕較為深寬,提筆處較為細狹,后來人們就把兩河流域的這種古文字稱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后來流傳到亞洲西部的許多地方,它給人類文明作出過重大的貢獻。公元前2007年,蘇美爾人的最后一個王朝衰亡之后,巴比倫王國把這份文化遺產繼承了過來,并且有了更大的發展。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