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張膽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6-20 12:55:24

明目張膽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成語】:明目張膽
【拼音】: míng mù zhāng dǎn
【解釋】: 明目:睜亮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原指有膽識,敢做敢為。后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成語故事】:
源于《晉書·王敦傳》,又見于《新唐書·韋思謙傳》。《新唐書》里記載到:韋思謙是唐高宗的監察御史,他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權勢。他認為做一個監察御史,就應該盡職盡責,所以經常出外巡察,揭發貪官污吏的罪行。
有一次在出巡中,他發現中書令褚遂良犯有錯誤,于是便上書揭發,褚良因此被降職。后來,唐高宗重新起用褚遂良。褚遂良上任后,就對韋思謙進行報復,把韋思謙降為甘肅清水縣縣令,即使如此,韋思謙還是和壞人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他慵慨激昂地說:“大丈夫應當敢于說話,要公開地、大膽地干出一番事業來報答皇上,怎能做一具庸庸碌碌的無能之輩以保全自己妻子兒女呢?”后來唐高宗經過考察,又任命他為御史大夫。于是,人們用“明目張膽”來形容一個人膽大妄為。后來指公開干壞事,由褒義變為貶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