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0 20:27:10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蘇教版 教案
一、期初復習(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1頁期初復習第1~6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分數四則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的有關知識,能熟練地求比值和化簡比。
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互化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復習分數計算。
1.說一說下面各式的得數。
2.口算。
小黑板出示復習第1題。
指名學生口算,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3.做期復習第5題。
提問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三、復習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
1.學生回憶互化方法。
2.做期初復習第4題。
四、復習比的知識。
1.復習比的意義。
2.做期初復習第2題。
3.復習比的基本性質。
1)比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質有什么應用?
2)化簡下面的比。
14:210.8:0.050.9:
4.做期初復習第6題。
1)讓學生在課本上完成,師巡視指導。
2)提問判斷結果,并讓學生說明理由。
五、作業
期初復習第3題、第5題未做的三題。
一、期初復習(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2頁期初復習第7~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半徑、直徑和周長的關系。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3.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比較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復習圓的知識。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圓,在圖中表示出圓心和圓的半徑、直徑。
2.指名說說圓的半徑、直徑和周長的關系。
3.學生做期初復習第7題,在課本上做。
三、復習應用題
1.做期初復習第8題。
學生讀題,弄清每小題都有哪三個量。
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師板書。
2.做期初復習第9題。
學生讀題,師問:
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在哪里?題里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指名板演,列出算式或方程。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版式或議程。
集體訂正,并指名說說是怎樣想的。
3.做期初復習第10題。
小黑板出示,學生求出出勤率填在課本上。
指名口答,教師板書結果。
問:你是怎樣求出出勤率的?
4.做期初復習第12題。
學生讀題目。
問:這是什么應用題?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指名再讀題目。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你進一步明確了什么知識?
五、課堂作業
期初復習第11、12題。
二、圓柱和圓錐
單元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并認識取近似數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單元教學重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單元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圓柱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圓柱和圓柱的側面積、“練一練”,練習一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能正確判斷圓柱體,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能力。
2.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側面,理解和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一個長方體模型,大小不同的圓柱實物,圓柱模型;學生準備圓柱實物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認識圓柱的側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板書: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圓柱的特征。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物體,仔細觀察一下,再和講臺上的圓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提問:誰來說一說圓柱有哪些特征?
2.認識圓柱各部分名稱。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