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的青年時代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1 09:49:35

1887年春的一天,一個神情嚴肅的年輕人走到伏爾加河邊。他一語不發,凝視著湍急的河水,似乎在思索著什么。過了一會兒,他猛然舉起拳頭,重重地擊在旁邊的小樹上,緩慢而又堅定地說道:“不,我們不走這樣的路,應當走的不是這種道路!”說完,年輕人莊嚴地向哺育他的伏爾加河深深地鞠了一躬,抬頭向遠方眺望,兩眼露出炙熱而又充滿希望的光芒。
這位年輕人,就是剛剛17歲的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他剛剛接到親愛的哥哥薩沙被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絞死的消息,心中異常的悲痛,才走出住在辛比爾斯克的家中,來到寬闊的伏爾加河畔。薩沙是參與謀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死的。
在當時,俄國人民不堪專制、腐朽的沙皇統治,紛紛起來斗爭。薩沙同一些正直的知識分子,組織了一個“民意黨”。他們斗爭熱情很高,但始終找不到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因而就把國家落后、人民痛苦,歸結到沙皇個人頭上。1881年3月,“民意黨”組成了一個刺殺小組,在街上用炸彈炸死了亞歷山大二世。
但沒有過多久,亞歷山大三世又上臺了,仍然沿襲老沙皇政治制度,人民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單純的知識青年,又一次組織一些骨干分子,其中就有薩沙。他們同仇敵愾,又一次行刺沙皇,可這一次沙皇早有準備,刺殺未成反被敵人抓住,薩沙表現得非常英勇,為了保存革命實力,自己一人承擔下來,結果,對他們恨之入骨的沙皇。便下令絞死薩沙。
消息傳來之后,烏里揚諾夫全家非常悲痛,尤其是這位年輕的弟弟,聽到自己尊敬的哥哥被沙皇殺害,心中充滿復仇的火焰,但他是一個穩重而又勤于思考的青年,幾天來,他一直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怎么才能解救人民的苦難,改變祖國現狀?弗拉基米爾來到伏爾加河旁邊,面對流淌河水,終于想通了這個問題,要想救萬民于水火之中,只有去發動千百萬工農群眾,用暴力推翻腐朽的沙皇統治。讓勞動人民自己當家做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他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哥哥被害的悲傷心情也好了許多。他暗暗在心中念道:親愛的哥哥,你的鮮血沒有白流,它使我擦亮了眼睛,更是懂得了做人的神圣使命。
想到這,弗拉基米爾轉身離開了伏爾加,邁著矯健的步伐,從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就在這一年秋天,弗拉基米爾全家遷往喀山,他隨即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他發奮研究各種社會學說,并參加了青年學生小組和學生的反抗斗爭。他斗爭堅決,且對當前的政治問題非常了解,經常向同學們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學說,鼓動大家向沙皇政府作堅決的斗爭,因此在同學中威望很高,大家親切地稱他列寧(發表文章時所使用的筆名)。
這年冬天,列寧因組織同學參加一個集會,被反對政府逮捕。在解往監獄的途中,一個警官看著走在最前面的列寧說道:“年輕的小伙子,你為什么要造反呢?”警察似乎難以理解,接著便以教訓的口吻說:“要知道,在你的面前是一堵墻!”“那只不過是一堵朽墻,只要一推就會倒掉。”年輕的列寧毫不猶豫,勇敢而堅定的答道。這位警官一聽,心中嚇了一跳,但馬上對這個年輕人由衷的產生敬佩之情。在監獄中,列寧與他的戰友們不屈不撓地同敵人展開了斗爭。有一次,一位同學與列寧相互交談時問道:“你出獄后想作些什么?”列寧回答:“在我面前只有一條路,就是進行革命斗爭!”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