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趣味樂園 > 成語典故 > 正文

眾叛親離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來源:網絡 2009-06-21 11:17:13

智能內容

  眾叛親離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成語】:眾叛親離

  【拼音】:zhòng pàn qīn lí

  【解釋】: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成語故事】:

  源于《左傳·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衛國公子州吁殺死了自己的哥哥衛桓公,自己做了國君。這件事引起了國人的強烈不滿。州吁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借口替先君報仇而前去攻打鄭國。他為了得到宋國的支持,派人對宋殤公說,如果聯合起來攻打鄭國,就會消滅宋國在鄭國的禍根,何況在這次戰爭中,宋國充當主帥,衛國出軍費,如果再聯系陳國和蔡國,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宋殤公當然愿意那樣做,于是宋國和衛國聯合陳國、蔡國一起攻打鄭國,在把鄭國的東城門包圍了5天后,才勝利撤兵回去。

  魯國的國君對此非常擔心,他詢問自己手下的人州吁是否能夠成功。手下的人回答說只聽說做國君的用恩德取得百姓的愛戴,沒有聽說靠胡作非為贏得人心的。州吁仗恃他擁有重兵,到處發動戰爭,把災難帶給了人民,這樣就會失去人民,國內的民眾都會反叛他,親信的人也都遠離他,他要想成功事業,是不可能辦到的。果然沒過多久,州吁就被石設計殺害了。后來,人們用“眾叛親離”表示某人失去民心,非常孤立。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