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1 17:17:45 下載試卷 標簽:原文
玄德來到莊前,下馬親叩柴門,一童出問。玄德曰:“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童子曰:“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玄德曰:“你只說劉備來訪。”
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
玄德曰:“何處去了?”
童子曰:“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
玄德曰:“幾時歸?”
童子曰:“歸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
玄德惆悵不已。張飛曰:“既不見,自歸去罷了。”
玄德曰:“且待片時。”云長曰:“不如且歸,再使人來探聽。”
玄德從其言,囑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
遂上馬,行數里,勒馬回觀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觀之不已,忽見一人,容貌軒昂,豐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
三人回至新野,過了數日,玄德使人探聽孔明。回報曰:“臥龍先生已回矣。”玄德便教備馬。
張飛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
玄德叱曰:“汝豈不聞孟子云: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孔明當世大賢,豈可召乎!
”遂上馬再往訪孔明。關、張亦乘馬相隨。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彤云密布。行無數里,忽然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
張飛曰:“天寒地凍,尚不用兵,豈宜遠見無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風雪。”
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輩怕冷,可先回去。”
飛曰:“死且不怕,豈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勞神思。”
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隨同去。”
到莊前下馬,扣門問童子曰:“先生今日在莊否?”
童子曰:“現在堂上讀書。”
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云:“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玄德正看間,忽聞吟詠之聲,乃立于門側窺之,見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歌曰:“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玄德待其歌罷,上草堂施禮曰:“備久慕先生,無緣拜會。昨因徐元直稱薦,敬至仙莊,不遇空回。今特冒風雪而來。得瞻道貌,實為萬幸,”
那少年慌忙答禮曰:“將軍莫非劉豫州,欲見家兄否?”
玄德驚訝曰:“先生又非臥龍耶?”
少年曰:“某乃臥龍之弟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為幕賓;孔明乃二家兄。”
玄德曰:“臥龍今在家否?”
均曰:“昨為崔州平相約,出外閑游去矣。”
玄德曰:“何處閑游?”
均曰:“或駕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或尋朋友于村落之間,或樂琴棋于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
玄德曰:“劉備直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
均曰:“少坐獻茶。”
張飛曰:“那先生既不在,請哥哥上馬。”
玄德曰:“我既到此間,如何無一語而回?”
因問諸葛均曰:“聞令兄臥龍先生熟諳韜略,日看兵書,可得聞乎?”
均曰:“不知。”
張飛曰:“問他則甚!風雪甚緊,不如早歸。”玄德叱止之。
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車騎;容日卻來回禮。”
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別。方上馬欲行,忽見童子招手籬外,叫曰:“老先生來也。”玄德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后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轉過小橋,口吟詩一首。詩曰:“一夜北風寒,萬里彤云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火虛,疑是玉龍斗。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玄德聞歌曰:“此真臥龍矣!”滾鞍下馬,向前施禮曰:“先生冒寒不易!劉備等候久矣!”那人慌忙下驢答禮。
諸葛均在后曰:“此非臥龍家兄,乃家兄岳父黃承彥也。”玄德曰:“適間所吟之句,極其高妙。”承彥曰:“老夫在小婿家觀《梁父吟》,記得這一篇;適過小橋,偶見籬落間梅花,故感而誦之。不期為尊客所聞。”玄德曰:“曾見令婿否?”承彥曰:“便是老夫也來看他。”玄德聞言,辭別承彥,上馬而歸。正值風雪又大,回望臥龍岡,悒怏不已。后人有詩單道玄德風雪訪孔明。詩曰:“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關、張聞之不悅,遂一齊入諫玄德。正是: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偏生杰士疑。
卻說玄德訪孔明兩次不遇,欲再往訪之。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玄德曰:“不然,昔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況吾欲見大賢耶?”
張飛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
玄德叱曰:“汝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賢,汝何太無禮!今番汝休去,我自與云長去。”
飛曰:“既兩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禮。”飛應諾。
于是三人乘馬引從者往隆中。離草廬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馬步行,正遇諸葛均。
玄德忙施禮,問曰:“令兄在莊否?”
均曰:“昨暮方歸。將軍今日可與相見。”言罷,飄然自去。
玄德曰:“今番僥幸得見先生矣!”
張飛曰:“此人無禮!便引我等到莊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玄德曰:“彼各有事,豈可相強。”
三人來到莊前叩門,童子開門出問。玄德曰:“有勞仙童轉報:劉備專來拜見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雖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晝寢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報。”分付關、張二人,只在門首等著。
玄德徐步而入,見先生仰臥于草堂幾席之上。玄德拱立階下。半晌,先生未醒。關、張在外立久,不見動靜,入見玄德猶然侍立。
張飛大怒,謂云長曰:“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云長再三勸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門外等候。望堂上時,見先生翻身將起,忽又朝里壁睡著。童子欲報。
玄德曰:“且勿驚動。”又立了一個時辰,孔明才醒,口吟詩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孔明吟罷,翻身問童子曰:“有俗客來否?”
童子曰:“劉皇叔在此,立候多時。”
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報!尚容更衣。”遂轉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玄德下拜曰:“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昨兩次晉謁,不得一見,已書*名于文幾,未審得入覽否?”
孔明曰:“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
二人敘禮畢,分賓主而坐,童子獻茶。茶罷,孔明曰:“昨觀書意,足見將軍憂民憂國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誤下問。”
玄德曰:“司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語,豈虛談哉?望先生不棄鄙*,曲賜教誨。”
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談天下事?二公謬舉矣。將軍奈何舍美玉而求頑石乎?”
。。。 。。。
孔明囑付曰:“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又有古風一篇曰:“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碭白蛇夜流血;平秦滅楚入咸陽,二百年前幾斷絕。大哉光武興洛陽,傳至桓靈又崩裂;獻帝遷都幸許昌,紛紛四海生豪杰:曹操專權得天時,江東孫氏開鴻業;孤窮玄德走天下,獨居新野愁民厄。南陽臥龍有大志,腹內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臨行語,茅廬三顧心相知。先生爾時年三九,收拾琴書離隴畝;先取荊州后取川,大展經綸補天手;縱橫舌上鼓風雷,談笑胸中換星斗;龍驤虎視安乾坤,萬古千秋名不朽!”玄德等三人別了諸葛均,與孔明同歸新野。
玄德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