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1 23:26:59 下載試卷 標簽:日記 經驗交流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高分經驗
開學的第一天老規矩,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教育,其實不是教,習慣不是知識,不是一節課能教會的。這節課只是一個引子,讓學生認識到“堅持寫日記”的重要性和“愛護圖書”的必要性。這節課重點講了“堅持寫日記”的重要意義。在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要堅持寫日記”時,學生憑著已有的經驗悟出了堅持寫日記能提高寫作水平、提高知識水平,能幫助記憶、積累資料。經過討論,我提出了堅持寫日記的要求,到學期結束的時候,看誰的日記寫得好,寫得多,獎品是一本日記本和一本書。學生一臉的興奮,從他們興奮的臉上,我知道這一引子算是成功了。
“播種一次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但愿我和我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習慣,收獲性格,收獲命運,提升生活品味!
第二篇:我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8》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標準”倡導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項主要目標。既然如此,那么我們教師首先在思想上就得重視起來,切切實實把這部分內容抓緊抓好。
四年級下冊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8》共分兩個部分:其中第一至三頁為“堅持寫日記”;第四、五頁為“愛護圖書”。教材均用圖片直觀地給學生展現了教學內容。在理解上沒有太大難度,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好處,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自發地這么去做,不然就只是紙上談兵,流于形式了。所以我為這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圖畫,了解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意義、要求和方法,養成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習慣。
為了實現這個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以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老師先給大家將一個故事……”,每到這時學生們的眼睛總會閃爍出興奮的光彩,于是我便將關于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堅持寫日記的趣聞軼事娓娓道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認真中還透著一分敬佩。接著我又選擇了《雷鋒日記》中的幾則與學生分享,學生興致很高,畢竟雷鋒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故事幾乎人人都能說上一兩個。
第二,討論寫日記的好處。“既然這么多在事業上有作為的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那它一定有不少好處,你能說說嗎?”從有寫日記經驗的到從沒寫過日記的,大家七嘴八舌說出不少,我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1、能為自己提供寫作的機會,提高寫作水平。2、通過對看到的、聽到的事情或者一些問題的思考,幫助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3、一些事情時間長了總是會遺忘,寫日記可以克服這一點,從而積累一些珍貴的見聞或資料等等。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列出了本冊書中需要通過堅持觀察、記錄才能較好完成的習作名稱:《推薦雛鷹獎章獲得者》、《寫自己在生活中的新發現》、《談談對熱點話題的看法》、《寫一兩種植物》、《記一次體驗活動》,這也從另一個層面上讓學生意識到堅持觀察、記錄寫日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第三,思考怎樣才能寫好日記。知道了寫日記有這么多好處,看來我們是該養成這個好習慣了。那問題又來了,該怎樣寫呢?學生閱讀例文,自由交流,最后板書總結。
“愛護圖書”這部分的教學設計與“堅持寫日記”較為相似,也是圍繞“為什么”、“怎么樣”展開教學的。
當然,經過課后反思發現這節課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我可以結合本班學生已有寫《每日一段》的習慣,由《每日一段》導入新課,“同學們平時的《每日一段》都寫些什么內容呢?”讓學生暢所欲言,由此引入“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為日記的內容”,這樣也許就更加水到渠成,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靠這一節課就可以養成的,這還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加注意,多加指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