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揭美蘇爭霸內幕 雙方研發飛碟互相入
來源:網絡 2009-06-22 16:43:40

據俄羅斯《真理報》報道,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曾經成功研制出飛碟,并入侵對方領空。目前美國的飛碟仍然活躍在世界各地,進行偵察活動。一名曾參與過飛碟研發的俄羅斯工程師即將出書記述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人類試圖制造飛碟的努力由來已久。早在 1911 年,美國發明家錢斯-沃特( Chance Vought )就嘗試著研發出一種名為“雨傘機”的飛行器。該飛行器裝備有一個雨傘狀的裝置,可以快速的上下收縮振蕩,而且可以在空中旋轉。 這臺“雨傘機”就是現代飛碟的始祖。與飛機不同的是,飛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快速的振蕩下方的空氣產生升力,進而推動機身升空。但是只有當振動頻率達到兆赫級別的時候,才能產生足夠的升力。在 錢斯-沃特的時代,人們還沒有掌握這樣的技術,因此“雨傘機”的研制最終沒有成功。而萊特兄弟發明的固定機翼飛機逐漸走向成功,成為飛行器的主流。飛碟的研發慢慢淡出公眾的視野。
但是飛碟的研發卻一直在秘密地進行。二戰后,錢斯-沃特航空器公司與美國海軍部合作,研制出第一代飛碟。當時人們只把它當作螺旋槳飛機的一個變種,但是錢斯-沃特公司卻極有可能是通過這次研發活動,為制造真正意義上的飛碟做準備。
與火箭一樣,這種早期的飛碟必需向下方空氣噴射物質,才能獲得反沖的升力。在上升過程中,飛碟必需以極高地頻率,通過振蕩膜不斷地制造出振蕩漩渦。美國軍方最早投入使用的飛碟,由于電磁脈沖裝置過于沉重,飛行距離十分有限。美國早期向蘇聯派遣的飛碟都是由靠近蘇聯海岸的潛水艇發射的。這可以解釋當年一些關于“ UFO 從海中升空”的目擊報告。
隨著技術的進步,美國借助壓電效應,制造出了新的飛碟動力設備。使用壓電推動器的第二代飛碟,其實已經不再是碟子形狀,而是變成了球形或橢圓形。
蘇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研制成功了自己的飛碟,對美國的飛碟進行反制。當時,蘇聯政府開始向民眾宣傳,世界上并沒有外星人和外星飛碟。同時,權威媒體開始披露一種用于民用的秘密技術—— IL-86 科技使用了一種機翼振蕩技術,防止機翼結冰。而這種技術的核心就是驅動飛碟的技術。
但是當時,美國已經成功研制出了第三代飛碟了,這是一種發出亮光的黑色飛行器。發光的裝置就是漩渦裝置,推動飛碟旋轉。美國開始使用這種飛碟在世界各地進行偵察活動,大量的 UFO 目擊報告在這個時候產生。到了 80 年代,蘇聯開始遭受到大規模的飛碟入侵。而蘇聯也曾經派出飛碟進入美國領空。
而最近伊朗領空頻繁有飛碟出現的情況,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專家認為,這是美國的飛碟在進行情報搜集。
俄羅斯一位曾經參與過飛碟研發的工程師目前已經寫就一本回憶錄,準備向世人揭露這段不為人知的飛碟秘史。但是保守了多年飛碟秘密的美俄兩國政府未必對此書予以認同。因為飛碟比飛機擁有更快的速度和隱蔽性,一旦被跨國恐怖組織或販毒團伙利用,后果不堪設想。而且,使用飛碟進入他國領空的活動,顯然是違背了國際法的,美俄兩國政府自然不愿背這個黑鍋。而許多飛碟迷們,恐怕也不會接受這一說法,因為人們一旦發現飛碟是人造的話,那么就意味著關于 UFP 、外星人的種種傳奇也許將要終止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