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2 18:12:45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閱讀 閱讀材料 語文 哲理故事
《天鵝的故事》說課設計
【說教材、目標、重難點】
《天鵝的故事》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一群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行動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壯觀的場面,反映了天鵝不懼困難、團結拼搏的精神,在一旁狩獵的斯捷潘老人看到這一情景,心靈受到震撼,從此封槍,領悟人與動物(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道理。
本單元的三篇課文組成了“動物篇”主題單元,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讓學生學習動物知識,樹立愛護動物的思想。
這篇課文生動感人,特別適合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體驗,進而開展探究性閱讀。同時文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應注重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讓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在這理念的指導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文中寫天鵝破冰的段落。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綠線格內的5個生字只認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進行感受和體驗性閱讀,體會天鵝不懼困難、團結拼搏的精神,這是文章的重點。
4、讓學生受到心靈上的震撼領悟人與動物(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道理,這也是文章的難點。
【說教法、學法】
創設情境:本課的教學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情境,用圖畫展現情境、用音樂來渲染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語文。
對話法: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課中,“老人為什么沒有向天鵝開槍,卻把槍掛在肩頭,悄悄地離開了湖岸?”可以組織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展開討論,然后展開課堂對話。
自讀自悟:“閱讀使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學程序】
一、營造情境,形象感知
上課伊始,我播放了一段天鵝在碧波但蕩漾的湖面上嬉水的錄像,提示課題,激發興趣:如此美麗的生靈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
·學生眼看著嫻靜的鳥中美神,耳聽著優美舒緩的音樂、娓娓動聽的畫外音,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美妙的情景。這個環節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為后面的語文學習活動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對天鵝產生一種喜愛之情。引發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學生初讀課文,逐步做到正確、流利,學會生字詞,了解本文講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并理清文章的結構,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
·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識字,讀中感悟、通過讀內化語言。正確流利地朗讀是做到有感情朗讀的基礎。
三、情字當先,直奔重點
1.教師先動情地朗誦交待了故事的緣由,讓自學思考: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請你找出這個故事中最能打動你的地方,可以是一個字詞、一句話,哪怕是一個標點。直奔文章的重點段落5、6、7自然段,初步感受老天鵝不顧自己,帶頭破冰;其他天鵝看到這種情景,也集體破冰。
·教師的朗誦奠定了學習的基調,同時教師也給予學生實實在在的指導,抓住最能打動自己的字詞、句子等。學生學習語文如同在黑暗中行走,需要教師直接的幫助、切實的指導,使課堂教學有效進行。
2.抓住第5自然段,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通過讀句、抓詞、談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扣住“胸脯和翅膀”、“騰空而起”、“石頭似的”感受老天鵝不懼困難的行動,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同時抓住學生的想法,引發質疑老天鵝可不可以不這么做?文中寫了,其他的鳥有的已經飛走了,他們也飛走不行嗎?
引導學生再次讀文進行討論,學生通過讀文會發現,寒流時突然來的,別的地方可能也是這樣的情況;即使飛到其他地方并沒有凍上,也有可能出現其他的困難。
那此時此刻,你就是這只老天鵝,你為什么一定要這么做?
我要為大家做個榜樣,我要讓大家知道遇到困難要主動地想辦法。
(3)教師范讀此段:讓我們閉上眼睛,在我們的腦海里慢慢地放映這只老天鵝接二連三撞擊冰面的鏡頭。
就是這樣一次、兩次、三次,如果在繼續下去,會怎樣?
引導學生在想象中提高認識,體會老天鵝的頑強精神,再將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表達出來。
·教師的朗讀、學生的想象,把學生帶入了那個情境,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與天鵝展開了心靈的對話,配以感情朗讀,傳達出自己的那份感動。
(4)面對這樣一個不懼困難,以身破冰的老天鵝,面對這樣一個好榜樣,你想對它說什么?理解“真正的破冰勇士”的含義
(5)此時在引導學生讀5自然段,將自己感受的情感表達出來。
·精心選擇教學內容,集中有限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在評閱精華處駐足鑒賞,潛心揣摩,反復涵詠,直到領悟個中滋味。
3.教師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營造氣氛,再現集體破冰的場面。
(1)我們仿佛看見冰面上沾著老天鵝的片片羽毛,映著老天鵝的斑斑血跡。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鵝,你親眼目睹老天鵝壯舉,你會怎么想?你又會怎么做?
(2)學生張開雙臂,震動翅膀,用胸脯拍打冰面。老師也是其中的一員,音樂慢慢的響起,我這只天鵝帶頭唱起《勞工號子》:“兄弟們加油干哪,齊心合力干呀”,在這只天鵝的帶領下,其他天鵝紛紛把自己知道的有關克服困難、團結拼搏的話表達出來,課堂上形成天鵝們集體破冰的壯觀場面。
4.三讀“克嚕—克哩—克哩”。體會不同的含義。
·感情朗讀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境界。它不僅僅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品味的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與健康的審美情趣,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四、回環整合,深化感知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就被天鵝們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動了,我想親眼目睹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觸動一定更大,思考:是什么打動了他的心?他是為誰而掛上槍?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寫下來。指導感情朗讀的同時,圍繞正為打獵一無所獲感到掃興的斯杰潘前后變化展開討論。
2.扣住“深情”,讀好第8自然段。
·蘇赫姆林斯基說過:“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體現在閱讀教學上,就是要求學生用書面文字及時記錄自己閱讀理解、閱讀感受。用筆思考、用筆表達思考的過程,學生的交流將不再是原有水平的簡單重復,而是有實質性的發展。
五、雙文并學,課外延伸
1、課后閱讀《跪拜的羚羊》,思考文中的獵人在看到那只羚羊會怎樣想呢?引導學生認識到人與動物(自然)要和諧相處,同時布置課外作業,找一找這樣的故事。
2、練習復述描寫天鵝破冰場面的課文。把電影、電視中看見的齊心合力完成一項任務的場面寫下來。
·語文教學應立足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鼓勵學生運用課內學到的方法,多讀書,多觀察,多動筆。
【板書】: 天鵝的故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