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第二地球 離奇古怪的世界
來源:網絡 2009-06-23 09:33:40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人們有關外星生物的印象大都是從《外星人》、《異形》等科幻電影中得來的,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著外星生物,那么它們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呢?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5月30日首次播出的特別節目《外星生物》,美國科學家們經過潛心研究,通過特殊計算機系統模擬外星體生存環境,向觀眾展示了在外星體存在的各種離奇古怪的生命。
超級計算機模擬“第二地球”:奧里里亞和藍月亮
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特別節目《外星生物》中,美國NASA、SETI協會和英國天文學界、生物學界的科學家們用計算機模擬出了兩個可能在銀河系中存在,并可能孕育著生命的外星天體———在科學家的實驗中,他們先用可以預言地球氣候的超級計算機模擬了一顆圍繞紅矮星運轉的天外行星上的氣候。
紅矮星是銀河系中與地球近鄰的一顆恒星,它的體積是太陽的8倍,在它的周圍有一顆行星圍繞其旋轉,這顆行星半邊星體面對著紅矮星,充滿著“陽光”,而另半邊星體卻無法接受到紅矮星的“照射”,一直處于黑暗之中。科學家們對紅矮星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大膽推測這個紅矮星就相當于我們的太陽,它的存在條件有可能在其行星上孕育生命體。科學家們正是基于此建立一個模擬實驗,推測外星體的氣候及存在的生命體狀況。
讓科學家們震驚的是,模擬結果顯示,這樣的行星如同“第二地球”,上面完全有條件孕育外星生命!基于最近的科學研究和太空觀測,科學家將模擬實驗中的兩顆星體分別命名為“奧里里亞”和“藍月亮”。
盡管人類至今沒有在太陽系外發現外星生命存在的痕跡,但科學家相信,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存在,那么就可能是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出來的“奧里里亞”和“藍月亮”上的外星生物的模樣。
“奧里里亞”沒有季節、白天和黑夜,一面向著太陽,一面被冰層包裹
科學家相信,在由紅矮星組成的恒星系統中,很可能存在著孕育生命的行星。在《外星生物》節目中,科學家先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了一顆圍繞紅矮星運轉的虛擬行星———“奧里里亞”,它是最適合孕育生命的銀河系行星的代表。英國劍橋大學進化生物學家西蒙·康威·莫里斯說:“我們確信可以在銀河系中發現和奧里里亞相似的行星,這只是時間問題。”
在“奧里里亞”行星上,沒有季節、白天和黑夜,“奧里里亞”的一面永遠面對著它的太陽———紅矮星,而它的另一面則永遠處于黑暗之中。黑暗的一面永遠被冰層覆蓋,而朝著紅矮星的一面則有廣闊的河流和洪水肆虐的平原,云彩和閃電、風暴主宰著天空
長有長頸鹿脖子的“大胃豬”
通過計算機模擬,生物學家們構想了一些從理論上可以在“奧里里亞”上生存的外星生物———它們包括像巨大植物般的動物“刺激扇”(Stinger Fans)、長頸鹿般的掠食者“大胃豬”(gulphogs)以及可以消融肉食的蝌蚪狀生物“歇里底里”(hysteri-a)。
“刺激扇”的頂部長有巨大的扇狀物,它們是血肉動物,靠太陽能量為食;巨大的觸須使它們能在淤泥上光滑移動,從而尋找更好的地方吸收太陽能。“大胃豬”則在“刺激扇”叢林中生活,它有15英尺高,體型像水牛,但脖子卻像長頸鹿,盡管它看相丑陋,但科學家相信它奔跑的速度不亞于一匹賽馬。而“歇里底里”則以消化瀉湖中的小生物為生。科學家認為,該行星最主要的動物還包括一種犰狳狀的生物———“mudpod”,它具有三雙腿,能像鱷魚一樣在水中游泳。
計算機模擬的“藍月亮”
“藍月亮”一天長達240小時,樹近1公里高,鯨能飛翔
而計算機模擬的“藍月亮”,則圍繞著一顆巨大的行星運轉,那顆行星所處的太陽系有兩顆太陽。“藍月亮”上一天有240小時,它的大氣層濃度是地球的三倍厚,像懸浮的海洋。由于大氣層密度高,地心引力輕,在“藍月亮”上飛翔將是輕而易舉的事。由于該星球上的二氧化碳比地球濃上30倍,因此巨大的平頂“寶塔樹”可以長到0.8公里高。“生物圈計劃”地球學家馬丁·希斯博士道:“我想有一天,我們一定會發現像藍月亮一樣的星體,這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想象。”
“寶塔樹”森林
“藍月亮”上長著茂密的“寶塔樹”森林,“寶塔樹”的頂部具有碗狀的凹口,用來收集雨水。為了能夠支持水的重量,“寶塔樹”下面會互相糾結,像建筑結構一樣交疊在一起。
能夠飛翔的“飛鯨”
“藍月亮”上的食肉動物是一種類似風箏的動物,它們垂下的觸須如同“死亡陷阱”,能將地面上的生物消融在噴射出的酸液里。“藍月亮”上還有一種可以在天空中飛翔的“飛鯨”,它們很像地球上的鯨,惟一不同的是,它擁有33英尺長的翅膀,可以在“藍月亮”數千英尺高的天空中翱翔。如果它們飛得太低,將會遭到另一種黃蜂狀生物的攻擊,這種尺寸像鷹般大的黃蜂狀生物名叫“斗篷幽靈”,它們具有三只360度視角的眼睛,鋒利的鳥喙可以撕裂“飛鯨”的堅肉。
銀河系行星有數百億顆,地球人絕對不是孤單的,一定會有其他外星生命體存在著
近幾年來,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成為生命的避風港。盡管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只發現了上百顆天外行星,但天文學家們相信,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未被發現的行星至少有數百億顆。
SETI計劃科學家肖斯塔克道:“銀河系中的行星就像蟲子一樣普遍,如果銀河系中的多數行星都像木星一般大,并且所有行星都無法孕育生命,那將是非常奇怪的事情,這太不合情理了。我想我們最遲到2025年,就可能會找到外星生物。”
科學家盡管沒有排除外星生命會產生于其他一些外星化學物質的可能性,但科學家仍相信,外星生命最可能還是基于二氧化碳和水,就像地球生命體一樣。科學家還相信,在外星生命間,達爾文的“進化論”依然有效,自然選擇將決定著一切。
英國劍橋大學進化生物學家西蒙·康威·莫里斯道:“我們理解的生命是非常特殊和非常奇怪的東西,無論它們之間的外形差異有多大,它們依賴的元素包括二氧化碳和液態水。地球上的生命體遵循著達爾文的進化論,我相信外星生命體也將不例外。”
目前,宇宙智慧研究中心(SETI)的科學家們在這期電視節目中只是模擬推測出外星生命體是長得什么模樣,但是他們堅信一個觀點:在銀河系中,我們地球人絕對不是孤單的,一定會有其他外星生命體存在著,也許一些外星智慧生命體的文明要遠高于地球人類!
劍橋生物學家驚嘆:“這是一個尋找外星生命的世紀!”
盡管許多科學家認為外星生物的存在不可避免,但至今人類仍沒有找到任何堅實的證據顯示外星生命存在。幾十年來,“尋找外星生物”SETI計劃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用天文望遠鏡搜索外星生物的無線信號,但到目前為止,他們沒有任何有意義的發現。該機構正在建造一種新的射電望遠鏡,它將能夠監控超過100萬顆恒星系統的無線信號。
而歐洲宇航局的“達爾文計劃”也將采用NASA未來的“陸地行星發現者”太空望遠鏡掃描太空,搜尋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化學信號,譬如二氧化碳、氧氣、甲烷和水蒸氣等。“陸地行星發現者”將到2015年左右才能投入使用,而NASA尋找地外行星的“凱普勒計劃”可能也要到2008年才正式運行,該計劃可以允許科學家搜尋圍繞其他恒星運行的地球大小行星。劍橋大學生物學家康威·莫里斯道:“這是一個尋找外星生命的世紀,這是最令人激動的時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