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3 11:13:0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心理 閱讀 閱讀材料 高中生活
教材理解:
本次習作(浙教版六年制第八冊第七單元)要求學生寫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目的在于激發獨立生活欲望,培養自理能力,調動學生反思生活和自主練筆的積極性,真正讓習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
這次習作要求學生有條理地記敘一件事,寫清楚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是基于第七冊已學過“怎樣有條理地寫好一件事”,再加上本冊教材第一單元和第七單元學過寫事的課文,第二單元已寫過有條理、較具體地記敘一件事的看圖作文《放風箏》,這都為寫好本次習作打下了基礎,因此本次習作重點在于在鞏固,難點在于提高。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寫作的初始階段,特別強調情感態度方面的因素,提出“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等要求。基于這一理念,本設計力求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寫作氛圍,并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使外在的教學要求內化為“表達自己熟悉的生活”的需要,并使這種內驅力貫穿習作訓練的始終。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因此,本設計要注重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取材,鼓勵抒發真情實感,提倡個性化表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分段、有條理地記敘一件事,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過程與方法——閱讀范文和課文,實踐探究,領悟寫作規律;在交流和賞析中,逐步學會評價和修改習作,積累習作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從生活中汲取素材,樂于表達自己熟悉的生活,抒發真情實感,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培養獨立生活及自理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回憶生活,確定寫作素材。
1、欣賞激情,啟發回憶,喚醒情感。
(1)課件播放美國兒童影片《小鬼當家》片斷。說一說:影片展現了一個美國小孩什么情況下的生活經歷,觀看以后,有什么感想?
(2)啟發回憶:你有過類似經歷嗎?還記得爸爸媽媽外出了,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發生過什么事,還記得當時的想法和感受嗎?
(3)出示課題。
2、擬定文題,填寫下表,先想后說。
遇到情境題目
戰勝孤獨、害怕
自己照顧自己
面對生人
……
3、小組交流,相互啟發,選擇素材。
4、全班交流,教師點撥,確定內容。
指名學生說說自己擬題和選材的思路,教師給予及時點撥,并引導學生選擇有趣、新穎、獨特的寫作材料。
二、讀寫結合,領會寫作規律。
1、閱讀范文,感知規律。
教師提供一篇學生習作,讀后說說感受,集體討論,引導學生歸納:
①起因、經過和結果清晰,條理清楚,但其順序可以變換;
②抓住語言、神態、心理、動作等,展開細膩生動地描寫。
2、閱讀課文,印證規律。
(1)出示課件(節選自本冊教材《幸福的回憶》):
我真幸運,7歲就見到了全國人民敬愛的鄧小平爺爺,還與他老人家合影留念。那張大照片,一直掛在我家客廳里。每當看到那張照片,我就會想起那激動人心的一幕。
1980年7月6日,我隨媽媽上峨眉山游玩。一路上,我蹦呀跳呀,挺高興的。突然,我發現前面有許多人紛紛匯聚攏來,而且似乎都很興奮。媽媽跑上去一打聽,原來是鄧小平爺爺來了。“媽媽,我要看鄧爺爺,我要看鄧爺爺!”媽媽馬上背起我,加快步伐趕上去。
…………
“千里馬,和爺爺照張相好不好?”我太高興了,連忙轉過身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和爺爺照相!我要……”“千里馬的媽媽也一起來!”鄧爺爺向媽媽招招手。媽媽挨過來了,周圍的人也挨過來了。我緊*著鄧爺爺,甜甜地一笑。“喀嚓”,在這幸福的時刻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照片。
思考:節選的這幾段話分別是整件事情的哪一部分?它是怎樣安排的?有什么好處?集體討論,引導歸納:
(這段話中,作者先交代結果——
引出“看到照片”,再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回憶當年的情景”,其中節選的第二自然段是起因,最后一自然段是結果,呼應開頭。這篇回憶性的文章采用變序手法,先交代事情的結果,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再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娓娓道來,使文章生動緊湊,渾然一體。)
(2)讀本次習作中附的例文,讀后討論:小作者是怎樣描寫爸爸媽媽不在家時的“害怕”的?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有關句子:
①屋子里靜悄悄的,只聽見鬧鐘滴答滴答的走動聲。(環境描寫)
②我想,還是做作業吧,可是寫字的時候,手在顫抖,因為我太害怕了。(心理、動作描寫)
③我望著窗外,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動作描寫)
④“爸爸媽媽,你們快回來吧!”我心理默默地說道。(心理描寫)
⑤已經9點多了,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動作描寫)
思考:這些分別是什么描寫,有什么好處?集體討論,引導歸納:
(準確細膩的心理及動作描寫,再加上適當的環境烘托,生動地刻畫了小作者的“害怕”。)
3、實踐探究,運用規律。
想一想,你打算怎樣來設計和組織你選定的材料?
指名若干學生回答,集體評議。
三、構思起草,點撥寫作方法。
1、點撥:
描寫爸爸媽媽不在家的事,不能平平淡淡,要有波折,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要巧妙地安排好故事情節。
2、學生獨立構思、起草。
四、相互交流,反復修改習作。
1、學生自讀,自改習作。
出示建議:
①可先把句子改通順,注意不寫錯別字。
②對照“寫清起因、經過和結果,條理清楚”和“描寫生動、具體”的要求進一步修改。
2、小組內相互傳閱習作,商討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對作文作了哪些修改。
五、佳文賞析,激發成就動機。
1、指名若干學生在全班朗讀自己的習作。
2、讀后師生共同評議,然后請讀文的同學自己給自己寫一條評語。
3、小組評。模仿以上方法,讓沒有讀過習作的同學在小組內讀,組內展開互評。
4、根據學生建議,進一步修改自己的習作,然后自己為自己寫評語。
六、總結談話,領悟寫作真諦。
1、指名若干學生暢談本次習作的感受和收獲。
2、教師總結:
同學們的一篇篇習作,或忍俊不禁,或扣人心弦,或發人深思,展現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獨立生活畫卷,老師也為大家敏捷的才思,生花的妙筆所深深折服。老師在想,如果把大家的故事拍成中國版的《小鬼當家》,一定不會比美國版的遜色。獨立生活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而生活自理是第一步。我們要從小學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很多同學已經堅實地邁出了第一步,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
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希望同學們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用筆記錄生活,把“寫作”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你的生活定會充實而有意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