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會議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3 16:54:42

1943年11月28日,伊朗首都德黑蘭秋高氣爽,陽光明媚。然而,在這寧靜溫和的空氣里卻蘊藏著一種令人緊張的氣氛:主要街道都戒嚴了,軍警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如臨大敵般盯著各個路口、建筑窗戶的每一個可能隱藏刺客的地方。游動哨交叉巡邏著,還有一些暗哨隱蔽著。
不久以后,人們便知道了這一切的原因。原來,這天,蘇、美、英三國首腦、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線的三個主要領導人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正在德黑蘭舉行會談,商議反法西斯斗爭的下一步行動計劃。
此前,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發表了《聯合國家宣言》,這標志著反法西斯戰線的形成。1942年1月22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遭到慘重失敗之后,美英兩國與蘇聯進一步結成了同盟,共同對德、意、日作戰。
1942年底到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取得了勝利,徹底扭轉了歐洲戰場的局勢。下一步的行動如何協調統一,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于是,有了這次歷史性的會議。下午3點,一輛黑色的伏爾加轎車悄然駛近了一幢看上去很平常的灰色小樓。身著元帥制服、胸佩列寧勛章的斯大林下了車,走進樓里。羅斯福正等著他呢。
這位美國歷史上連任4屆總統的傳奇般的人物身穿藍色便裝,從輪椅上伸出手去,緊緊握住斯大林那雙粗糙而溫暖的大手。“太高興見到你了!”兩人幾乎是不約而同地說道。這是他們的首次見面。稍后,身材雍腫、行動略顯不便的丘吉爾也到了。會談開始。三國領導人都表示了良好的愿望,希望會談能取得圓滿成功。丘吉爾還把一支特地為了紀念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而鑄造的寶劍贈給了斯大林。
斯大林鄭重地接過寶劍,輕輕地吻了一下,轉身遞給伏洛希洛夫,命他交給蘇聯儀仗隊,捧了出去。這一切都使會議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氣氛。
然而,當會議進入實質性階段時,分歧出現了。斯大林強調說:“英美兩國不能再拖延時間了,必須早日開辟第二戰場。現在我們蘇聯人抗擊著大部分德國軍隊,承受著無比沉重的物質和人力壓力。”
其實早在1941年,斯大林就向丘吉爾提出了要英國開辟第二戰場、牽制一部分德國軍隊、減輕蘇聯壓力的要求,卻遭到了拒絕。后來,幾經電話交流和書面磋商,美英兩國終于答應了斯大林的要求。這次會議就是商量具體行動計劃的。也許是一種自私本能作祟,想讓別人去犧牲,自己卻隔岸觀火,也許是出于什么別的考慮,總之,丘吉爾雖然答應了開辟第二戰場的要求,并且已經制定了“霸王行動”計劃,卻拖延著遲遲不動手。
這時,他又想推翻從法國諾曼底登陸的“霸王行動”計劃,提出了一個“地中海戰略”,他說:“考慮到種種復雜的情況,我主張英美從地中海進攻意大利,然后進軍巴爾干半島。”斯大林耐著性子說:“目前我們需要的是給德國人狠狠一擊。巴爾干離德國心臟太遠,不可能達到這一效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