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被3顆“太陽”呵護的奇異行星
來源:網絡 2009-06-24 08:03:22

據俄羅斯新聞網報道,有許多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在那些由兩顆或三顆恒星組成的系統中幾乎不大可能找到行星。然而,不久前卻偏偏有人在恒星的“夾縫”中觀測到了一顆行星。這一發現使得天文學家們不得不重新估算各恒星系統中的行星數量。
科幻小說的作者們通常都非常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繪其他行星上的絢麗黎明--往往是兩到三顆“太陽”相繼從地平線下升起。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天文學家們在不久前還堅信,行星很難存在于由多顆恒星組成的復雜系統之中。這是由于,在多顆恒星的綜合作用下,構成原始行星云團的粒子的運動會變得非常復雜并且很不穩定,從而阻礙行星的形成。
不過,與上述“偏見”相悖的是,今年7月份卻有人在一個三恒星系統中找到了一顆“頑強生存”的行星。取得這一驚人成果的是工作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工學院的波蘭籍天文學家Maciej Konacki。他發現的是一顆由炙熱氣體組成的巨行星(有些類似于木星),位于天鵝座的HD 188753三恒星系統之中,距離地球約150光年。該行星圍繞中心恒星運動的公轉周期只有3.35天。與我們的太陽系不同的是,就在距離它們不遠的地方還存在著兩顆同屬恒星之列的矮星。
這一驚人的發現迫使家們不得不對其做出合理的解釋。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Simon Zwart和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的Steve McMillan推測稱,在新發現的這顆行星附近原本可能只有一顆恒星,但由于其距離另外兩顆恒星過近,導致這些天體在引力的作用下最終組成了一個全新的三恒星系統。這一觀點乍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太可能,但如果考慮到多數恒星都是大批量相伴形成的特點,那么前文兩位學者的觀點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Simon Zwart和Steve McMillan專門制作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演示單個恒星在恒星群中的運動方式,以評估恒星系統間發生重新組合的可能性。他們的計算顯示,每個恒星群中平均會形成5-6個帶有行星的三恒星系統,就像剛剛發現的HD 188753一樣。換句話說,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平均每統計一百萬個單恒星、雙恒星和三恒星系統便會有大約120個有行星相伴的三恒星系統--雖然數量并不大,但找到它們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據《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如果能找到更多有行星相伴的三恒星系統,那將會得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結論。其中,相關的研究將有助于揭示銀河系中那些誕生于數十億年前的恒星在早期恒星群中的運行速度和分布情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