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因故障無法打開機械臂
來源:網絡 2009-06-24 08:08:18

美國國家宇航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宣布,由于“火星勘測軌道器(MRO)”出現“臨時故障”,阻礙了“鳳凰”號上機械臂的展開。
該實驗室發言人指出,由于計算機程序出現差錯,“火星勘測軌道器”突然關閉了裝備的高頻信號發射機,導致地面控制人員無法通過其向“鳳凰”號發射指令。不過,專家們同時強調,這并不是一個“無法克服的問題”。
噴氣推進實驗室“鳳凰”號計劃負責人福克·李(音譯)認為,有可能是宇宙射線導致“火星勘測軌道器”意外切斷了地球與“鳳凰”號間的通訊聯系。目前,一支專家小組已開始著手解決這一問題。
按照原先的計劃,“火星勘測軌道器”會將接收自地球的指令轉發給“鳳凰”號,而后者獲取的數據將通過另外一顆火星人造衛星--“奧德賽”軌道探測器--傳回地球。福克·李指出,在必要的情況下,“奧德賽”將全面承擔起“鳳凰”號與地球控制中心之間的雙向聯系工作。
“鳳凰”號于5月2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極地區。與“勇氣”號和“機遇”號車不同的是,“鳳凰”號并不會四處移動,而是將停留在原地進行挖掘--其配備有一條長度為2.3米的機械臂,可在火星表面挖出一個深度為60厘米的取樣坑。
作為“鳳凰”號上主要探測設備的機械臂可通過一種鋤耕機動作,將松軟區域的表層清除干凈,讓冰層裸露在外。然后用鏟子前端的刀片切下一小片冰,不過真正挖掘冰樣本時鏟子后面需要有一個小鉆。這個彈簧加壓鉆利用彈簧的壓力,在地面上彈跳、旋轉、摩擦冰土層。腕關節運動促使松動的冰樣本進入小室,以進行分析實驗。機械臂底部還有平土鏟,它能將沒用的物質清除掉,以便繼續切割冰層。
正是因為機械臂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一旦其無法順利打開,將會導致“鳳凰”號的探測活動以失敗告終。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于2005年8月12日發射升空,2006年3月10日順利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其凈重為1031公斤,另外還攜帶1149公斤的燃料儲備。兩個面積分別為2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功率為2000瓦。一個直徑為3米的拋物線型電線來保障遠距離太空通信和向地面以每秒0.5至4兆的速度傳輸數據資料。“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探測項目總造價為7.2億美元,其中探測器的本身造價為4.5億美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