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4 09:47:28 下載試卷 標簽:投影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讀全詩,領會詩句的意思
1、自由朗讀全詩,想想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2、作者在怎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
二、抓字眼、明詩意;想詩境,悟詩情
1、學習首聯:
⑴ 請同學們讀讀首聯,有哪些語句不理解?
⑵ 學生質疑。
⑶ 師生共同解疑:
理解“等閑”:
表面的意思:等:等于、等同;閑:空閑、閑置;等閑:如同空閑、等于閑置。
引申的意思:
把這個詞帶入詩句中,聯系上文說說“等閑”的意思。(平常、算不了什么,無足重輕。)
理解“只”(投影出示)。
⑷ 讀首聯,讀出語氣。
⑸ 同學之間評讀。
⑹ 紅軍戰(zhàn)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
⑺ 長征時,戰(zhàn)士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從這句詩中的哪些詞可以體會出來?
(理解“千、萬”的含義。)
⑻ 紅軍戰(zhàn)士面對困難,有怎樣的態(tài)度呢?從哪些詞與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難?
⑼ 用自己的話說說首聯的含義。
⑽ 再次朗讀首聯,想想表現了紅軍戰(zhàn)士什么樣的精神?
(不畏艱險的大無畏精神。)
2、學習頷聯:
⑴ 讀讀這一聯,找出哪些是難以理解的詞語?
(五嶺逶迤、烏蒙磅礴。)
⑵ 哪些詞是說明紅軍戰(zhàn)士不怕困難的?
⑶ 你是怎樣理解“騰細浪”“走泥丸”的?
(騰:翻;細浪:細小的浪花。騰細浪:翻著浪花的細流。走:滾動;泥丸,泥球。走泥丸:小泥球在腳下滾動。)
⑷ 投影練習:
把( )比作翻著的細小的浪花。
把( )比作( )。
⑸ 再讀這一聯:
① 用“不僅……而且”回答。
(不僅寫出了長征的艱難,而且表現了紅軍藐視困難的英雄形象和高大的形象。)
② 朗讀頷聯。
3、學習頸聯:
⑴ 如果說頷聯是千山的寫照,那么頸聯就是萬水的說明。
⑵ 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鐵索:大渡河上的13根鐵索。暖:暖的感覺;寒:寒氣逼人的感覺。)
⑶ 說說這兩句的大意。
⑷ 質疑:
為什么說暖、寒?
⑸ 討論歸納:
暖──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勢險要,敵人控制得很嚴。但是紅軍在渡口俘虜了過江偵查的兩只敵船,活捉了守衛(wèi)在對岸的敵兵。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對岸的陣地,使大部隊巧渡成功。
寒──瀘定橋高懸在大渡河上,當時橋上的木板已經被敵人抽掉,渡河的勇士們手攀鐵索,冒著對岸敵人密集的槍林彈雨前進。不怕流血犧牲,終于奪下了瀘定橋。“寒”表現了紅軍戰(zhàn)士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⑹ 再讀這一段。體會思想感情。
4、頷聯、頸聯的小結:
從這兩聯的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紅軍不怕遠征難”?是怎樣看出來的?
⑴ 討論后回答。
⑵ 這里所說的困難僅僅指千山萬水嗎?
⑶ 除去這些自然界中的困難,還會遇到那些困難呢?
學生甲:萬水千山不僅僅指自然界的困難,還泛指所有的困難。
學生乙:紅軍在長征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艱難險阻。比如:在長征中,天上每日幾十架敵機偵查轟炸,地上有幾十萬的大軍圍追堵截。途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
⑷ 再讀這兩聯,體會思想感情。
⑸ 這兩聯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呢?
⑹ 學生討論自學:
學生甲:這兩聯,兩兩相對,就被稱為對仗。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學生乙:我發(fā)現這首詩押an的韻。
⑺ 自由朗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