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數百流氓黑洞在銀河里徘徊
來源:網絡 2009-06-26 17:47:27

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最新預測稱,早期宇宙留下的數百個巨型黑洞可能正在銀河里四處游蕩。科學家認為,最初這些流氓黑洞(rogue black hole)都潛伏在一些微小的低質量星系的中心。經過數十億年后,這些侏儒星系不斷相撞,彼此吞并,慢慢形成像銀河一樣的龐大完整的星系。 以前曾有人提出這種流浪黑洞的說法,但是一項最新電腦模擬認為,有數百個這樣的黑洞被遺留下來,并預測說,這些黑洞現在可能被很多小型星團包圍著。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CfA)的研究員阿維·勒布(Avi Loeb )說:“這些黑洞是銀河在過去留下的遺物。可以說我們是考古學家,通過研究這些遺物,了解我們星系的歷史和早期宇宙的黑洞形成史。”但幸運的是,地球非常安全。距離地球最近的流氓黑洞也至少有數千光年之遙。
天文學家希望通過確定它們的位置,獲得與銀河形成有關的線索,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些黑洞起源于宇宙的星系形成時期。最新電腦模擬顯示,中心有黑洞的兩個年輕星系相撞后,它們的黑洞會合并成一個黑洞。在合并的混亂時期,黑洞可能會被拋向星系的邊緣。據該研究預測,目前在銀河系外部區域存在著數百個流氓黑洞,每個黑洞的質量都相當于1000到100000個太陽的質量。這些黑洞很難被探測到,因為它們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見的。只有當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在加速向內飛駛的過程中溫度變的很高,天文學家才能觀察到這些黑洞。
另一個跡象表明流氓黑洞確實存在:當黑洞逃逸出來時,侏儒星系中環繞黑洞的星團會出現被拉拽的跡象。僅有最接近黑洞的恒星被猛拉出來,這個現象發生后,整個星簇會變得更加緊湊。這些星簇非常小,從遠處看,其中的每一個星簇看起來就像一顆恒星。天文學家必須利用更多方法,才能分辨出它們,例如把星簇的光線與它的組成成分的顏色區分開來,發現隱藏在星簇內部的單一恒星。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賴安·奧利瑞(Ryan O'Leary)是這篇研究論文的聯合作者,他說:“黑洞周圍的星團相當于燈塔,警示著它的周圍存在‘危險暗礁’,如果沒有這些恒星指引,我們根本不可能發現這些黑洞。”
我們星系里的黑洞數量主要取決于這個星系里擁有多少核心包含黑洞的早期星系構成物,以及這些原星系合并形成銀河的方式。尋找和研究這些黑洞,將為人們提供有關我們的星系發展史的新線索。定位作為“路標指示牌”的星團,將是發現黑洞的最簡單方法。勒布說:“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在銀河周圍一直沒找到這種高密度的緊湊星團。現在我們清楚自己希望獲得怎樣的研究結果,我們將通過研究現有太空探測結果,尋找這種新型天體。”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