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則天早150年的嬰兒女皇(2)
來源:故事匯 2009-06-27 15:12:31

首先,胡充華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逼老百姓造反。具體地說就是她亂花錢,大肆揮霍。她崇信佛教,大肆營建佛寺和佛像,不惜耗巨資在崇訓宮側建造一座全國最大的佛寺——永寧寺,并在其它一些地方廣造寺院、佛塔,消耗盡府庫,就沉重剝削和壓迫人民,激起歷史上著名的六鎮大起義。
除了花錢,胡充華還不甘寂寞,和自己的小叔子清河王元懌私通起來。起初元懌是不愿意的,但經不住她的誘惑,后來竟主動天天往宮里跑。
這招致了一些大臣的不滿,520年(正光元年)七月,侍中、領軍將軍元乂與宦官、衛將軍劉騰密謀發動政變,聯合設計假傳小皇帝圣旨殺死元懌,把胡太后幽禁在北宮的宣光殿。從此,朝廷大權由元乂、劉騰控制,他們內外勾結,政事無論大小,都由他們決定。
元乂掌權后,統治比胡太后更貪暴,終日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宮廷防衛松馳。胡太后乘機反擊,公元525年,胡太后依靠侍中穆紹和宦官張景俊等人,把元乂殺掉,再度臨朝攝政。此次掌權后,她忘記了長期幽禁的痛苦,又過上了奢靡的生活,將中書舍人鄭儼和徐紇引入后宮,輪流侍寢。
她寵信的官僚橫行專權,政事松馳,盜賊四起。而入朝官員,無人敢向胡太后稟報實情,只要胡太后問及,都異口同聲地說:“小股盜賊,不過一些社會敗類,地方政府自會肅清,用不著圣慮”。因此,胡太后生活上更加肆無忌憚了。
惹了祖制,惹了皇太后,惹了天下老百姓,惹了文武大臣,這些都可以理解,但胡充華是個惹事無止境,折騰到永遠的人。她最后又和自己的兒子干上了。
到公元525年,胡太后二度臨朝聽政時,元詡已16歲,已經懂得一些道理,胡太后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夠謹慎,擔心左右會向元詡匯報,因而找各種借口除去元詡身邊的親信之人,竭力阻塞視聽,不讓元詡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元詡得知母后的丑行后,決心籠絡一批親信大臣,迫使胡太后交出大權,自己親理國政。胡充華對兒子早有戒心,對其身邊親信大臣,找各種借口,不是賜死,就是罷官,從此母子二人的隔閡越來越深。火并終于不可避免。
公元528年,年屆19歲的元詡因厭惡中書舍人鄭儼、徐紇等人,便計劃把這二人逐走。為此,他尋找到一個手握重兵的爾朱榮作靠山,就秘密詔令爾朱榮率軍南下回京師,用以脅迫母親胡太后。結果小皇帝辦事不夠謹慎,消息泄露。
恰好此時元詡之妃潘嬪生了個女孩,胡假稱是個男孩,大赦天下,改年號“孝昌”為“武泰”,接著暗中將孝明帝毒死。然后立這個女嬰為皇帝,謊稱太子即位。于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了,雖然是個冒牌的。史書稱這個女嬰為“元姑娘”。
如果胡太后真的偷梁換柱,找個男嬰代替,估計她還能多蹦跶兩年。然而,她的惹事神經注定是不會寂寞的。過了一段時間,胡充華見稍微太平了,就口無遮攔(估計是洋洋得意)地說皇帝實際上是個女孩子,現在應更擇嗣君,就將元姑娘廢了,改立清河王元懌的兒子元釗為帝。
如果說人的智商有負數的話,估計胡充華的就是。她拿著一個冒牌貨騙天下人當主子供了幾個月,然后又親自揭穿這是假的,這不是明擺著拿天下人開涮嗎。所以,爾朱榮聞訊大怒,一面宣布追查皇帝元詡的死因,一面不承認胡太后政府,另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帝,向洛陽進攻。
胡太后派出迎擊的軍隊反而投降爾朱榮,爾朱榮抵達洛陽時,守城的將士自動打開城門迎接,洛陽陷落。胡太后的情夫鄭儼、徐紇各自倉皇逃跑。胡太后知道性命難保,慌亂之中剪掉了頭發,以示自己做了出家人,以求可免一死,頭發剛剛剪光,爾朱榮的人馬就沖進了后宮,將胡太后和幼主元釗抓獲。
此時,元子攸在爾朱榮的擁戴下即皇帝位,以爾朱榮為侍中、尚書令、大將軍,封為太原王。
爾朱榮成為北魏政權的實際操縱者,接著他下令屠殺文武百官,二千多高門世家的高級貴族和高級官員全被殺死,然后將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釗一起沉入黃河,這就是歷史上的“河陰之變”。
至此,曾經盛極一時、一度獨霸中國北方的北魏王室徹底失去了對中央政權的控制,直至最后滅亡。而那位中國第一位女皇帝元姑娘,從坐上出生的一刻起就是個玩具,玩夠了,她也失去了玩弄的價值,這就是她的悲劇。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