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7 21:33:33 下載試卷 標簽:成語 語文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自我介紹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認識1個偏旁。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了解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四個傳統節日的風俗民情,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難點
以識字、寫字為教學重點;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為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1、搜集關于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的詩歌。
2、掛圖或課件。
教學流程
輔助手段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知識聚焦,看圖識文
1、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2、(示圖)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節日?人們在節日里干什么呢?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節日說一段話,也可以說說自己過節的事情。
3、學生練習說話
4、按節日自由組合。
5、分小組交流。
各抒己見
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節日練習說話。
同桌交流說話內容。
使在兒童時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讓周圍世界、自然界不斷地以鮮明的形象、畫面、知覺和表象來滋養學生的意識。
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
1、各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你最喜歡過哪個節?把你過節的事情講給大家聽,還可以說說有關節日的知識。小組其他成員可以補充。
⑴、學生交流春節這個節日。(相機出示:春節餃子拜年)
①指導朗讀。
②這是我國民間傳統中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人們“張燈結彩、歡聚一堂、普天同慶、喜氣洋洋”。(相機出示成語,齊讀成語)
全班交流
自主交流
指名朗讀
齊讀
二、交流內容、引導學文
⑵、學生交流清明這個節日。
①“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到了,人們都在干什么呢?(相機出示:清明掃墓踏青)
②齊讀。
⑶、學生交流端午這個節日。
①學生觀看端午節的錄像。
②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生活習俗?(相機出示:端午粽子龍舟)
③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介紹小資料。
④齊讀。
⑷學生交流中秋這個節日。
①“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到中秋分外明,關于月亮、關于中秋,有許多美麗的傳說,你能說說嗎?
②指名唱中秋節的歌曲。(相機出示:中秋團圓月餅)
②指名朗讀。
③齊讀。
2、這篇課文按節日的時間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的四個傳統節日。你能說出這四個傳統節日的過節時間嗎?(農歷與公歷的區別)
3、自由練習讀韻文
4、分小組練習朗讀韻文
5、齊讀韻文
交流
看圖說話
齊讀
觀看錄像,指導說話
交流生活習俗
介紹小資料
齊讀
交流
講述傳說故事
指名唱關于中秋節的歌曲
指名朗讀
齊讀
自由練習讀韻文
分小組練習朗讀韻文
齊讀韻文
“鼓勵學生做充滿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閱讀者。”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多角度、多方位的對話,進行“被引導的創造”。
1、每個傳統節日都寄托著勞動人民美好的愿望。你知道這些節日各
分小組交流并且分享成果
三、頌讀韻文,感悟內涵
代表著勞動人民的什么愿望嗎?
2、你能把對節日寄托的情感讀出來嗎?
3、詩歌大薈萃。全班交流搜集到的關于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些節日的詩歌。
4、感情朗讀韻文
練習朗讀
指名朗讀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詩歌。
感情朗讀韻文
詩歌是靈動的,充滿了詩人的智慧和靈秀。在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頌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頌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讓學生課前搜集關于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的詩歌,課堂上進行詩歌大薈萃。交流詩歌,熏陶學生高尚的情操與趣味。
四、自主識字,小組學習
1、自學生字字音、字形、結構。
2、小組交流生字字音、字形。
3、提出學習困難的生字,小組交流。
4、練習書寫生字。
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學生在小組學習生字中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合作意識。
五、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傳統節日伴隨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請你尋找關于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些節日的傳說、故事,在班上開展主體班隊活動。
語文是實踐性很氣強的課程。新課程標準指出: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傳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尋找相關故事、開展主體班隊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第三課時:
完成《練習與測試》
教學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