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18:08:05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環境 政治 閱讀 報考技巧
上好一課的基礎上什么?是教師在課前對文本的深入解讀。教師對文本的深入解讀,要為教學服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然后才能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水平,設計具體的教學,繼而在課堂上轉化為可以操作的教學行為。
如何進行高年級的文本的,首先要強調一點,教材的解讀不同于文學鑒賞。它要依據一定的目標,有一定的導向。這個目標、導向就是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目標。“《語文課程標準》就提出了11條要求。概括其中針對閱讀理解的內容,主要有三項:第一是“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第二是“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第三是 “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我們依據一定的目標解讀教材,教學時方向性才強,才更有利于教學的教,學生的學。
高段的教學,需要和第四學段接軌,需滲透主題單元的意識。本單元是一組寫人的文章,中間暗含著愛人、愛家、愛國的主題,但本單元的最后一課《鞋匠的兒子》,是否與本單元的主題相背離。仔細分析,這一課是對前三課愛人、愛家、愛國的補充。因為一個人,不僅要愛人、愛家、愛國,還要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真正的人,偉大的人。否則,這個單元就顯得單薄許多。
讀文先讀題。課文為什么要用鞋匠的兒子作題目哪?鞋匠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卑微的職業,常被人看不起。林肯當選為總統,他的地位與鞋匠的地位差別很大。所以,林肯的對手拿林肯是鞋匠的兒子來羞辱林肯就不難理解了。但在讀文中我發現,鞋匠的地位雖然卑微,但鞋匠的品格、鞋匠的精神,卻是偉大的。雖然林肯在說父親,其實林肯真正是在說自己:雖然我的出身卑微,我會以我的行為證明我的人格、品質、精神是偉大的。所以,他能贏得對手的尊重、敬佩。這是否是課文題目的真正意義哪。
《鞋匠的兒子》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作者所寫的林肯隨談不上婦孺皆知,也是有著鼎鼎大名。作為總統,林肯的性格一定是豐富多彩的,也有著迷人的人格魅力。能夠反映林肯個性、人格、品質的實例一定很多,作者為什么要選取文中的兩件哪?如果從寫人的角度講,這兩件事最能表現林肯人格魅力。這是兩個典型的事例。這兩個事例是如何表現林肯的個人魅力的,我想,還是應該從傳統的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細致的分析。這就落實了課程標準高段的一個重要目標:“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這一課作者寫的最多的是人物的語言。讀了林肯三處的語言描寫,不能不佩服林肯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他的三處語言,非常有特點,而且層層遞進,直抵聽者的內心。為了更好的體會三處語言描寫,我們可以把目光拉到當時林肯面對議員譏諷的場面中,還原文章描寫的語境。
面對那個傲慢議員對自己的嘲諷、嘲弄,假如換一個人的,可能就會反唇相譏,但林肯并沒有那么作,表現出一個成熟政治家的穩重與機智。所以,我認為他的第一段話描寫,首先能夠體現出林肯是一位成熟穩重機智的政治家。我們再來仔細分析這一段話,它中間用了三個“永遠”,每一個“永遠”都有不同的意味。第一個永遠,看似感謝這位議員,看似在表現林肯的大度在、寬容,其實是林肯在對那個議員進行有力的回擊,可以說當時林肯的語氣是堅定的。第二個永遠表現得失林肯的坦誠,表現出林肯最為一個鞋匠兒子的自豪、堅定。第三個永遠,充滿著自己對父親的尊敬、愛戴、懷念。在謙遜的同時,潛臺詞是說父親是一個偉大的鞋匠,了不起。這是不是在反襯自己也會把總統做的很好,也會是一個了不起的總統哪?這一句為下面兩句的敘述,埋下了伏筆,做了鋪墊。所以說,林肯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
林肯的第一句話,出乎傲慢議員的意料。他的坦誠、大度、謙虛、堅定,有力的反擊,讓所有的議員都感到了震撼。這是的參議院陷入靜默,就不足為奇了。
林肯后面兩句話的結構、敘述方式,與第一句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無非是文字不同而已。他前半句表示的是自己的謙虛、寬容,后半句才是每一句話的核心,讓我們逐漸感受、體驗到他父親的偉大,他父親的偉大,不就是在在說林肯自己嗎?特別是最后一句,林肯充滿寬容、充滿仁愛的語調中,因為感到自己又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而自豪,并陷入深深的回憶時,他的演講已經超越了技巧。他在用埋在自己心底自己的真誠、真摯,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林肯的這句話,一是回應他講的第一句話,為什么要感謝那個議員,為什么永遠記住忠告,為什么永遠沒有父親做的那么好。作為演講來說,這是首位有所呼應。這只是它的表層意思。他父親的偉大,他父親的無人能比,說明什么?暗示什么?其實是在說,父親的雖然是個卑微的鞋匠,但他的品格、他的行為是那么高尚,那么偉大。他的兒子,雖然沒有父親做的那樣好,但也會像他的父親一樣去努力。林肯通過他的演講在回擊、在感動那些傲慢議員的同時,還在告訴他們,他會像他的父親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總統,受人尊敬的總統。地位卑微的人,并不代表他人格卑微。林肯的這一句話,似險峰之后再上險峰,意思步步推進,可謂一石三鳥。這的不愧是一個出色的演說家,語言表達的天才。
第二件事的敘述中,很能表現林肯作為一個總統,所具有的才能。作者為什么要把第二件事略寫哪?我認為,一個人的偉大,一個人的流傳久遠,不是他的才能如何如何?首先還是他具有高尚的人格。課文第一件事表現的是什么?不就是林肯高尚的人格嗎?作者似乎在通過這件事,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人的個人魅力,首先在于他有高尚的人格,能力在其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選材布局上,獨具匠心,猶如針線,針行細密,是學生學習寫人的典范。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如何表現一個人的典型范文。這樣,讀與寫就可以成為了一個整體。讀寫結合,也就有了可以依據的憑借。
第三學段的課文,很為重要得一點,是關注表達。這一課如何進行表達的,在教材解讀中只是稍加論述。由于自我的學力不夠,如何把這一部分系統化,還有待深入思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