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19:55:18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閱讀 學習方法 哲理故事 診斷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讀、悟課文,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善于積極動腦動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鏡子、蠟燭若干
教學流程
輔助手段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悟一悟,讀懂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默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⑵討論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板書:十萬火急)
⑶想象說話:如果不馬上做手術,媽媽會有什么危險?
⑷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引讀第二自然段第一、二句。
媽媽的病情一刻也不能耽誤,可是--(生讀)那時還沒有電燈,油燈的光線很暗,用它照明做手術很危險,醫(yī)生猶豫。
⑵醫(yī)生的猶豫就意味著手術不能馬上進行了。爸爸和小愛迪生該有多著急呀!默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有關句子。
⑶媒體展示第二自然段前4句。學生交流體會,教師適時點撥,通過對”無可奈何“、”痛苦地呻吟“、”焦急“等詞語的理解來體會當時情況的危急。
⑷指導感情朗讀。
⑸這時,突然愛迪生眼睛一亮,”醫(yī)生,我有辦法了!“他提出了什么辦法?這個辦法怎么樣?小組一起學習第二自然段后半部分,出示要求:
①把這部分內容多讀幾遍。
②以小組為單位,做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小實驗。
③做完實驗,再說說愛迪生想
默讀,思考問題
討論交流
想象說話
指導朗讀
引讀
默讀課文,畫出句子
交流體會
指導感情朗讀
小組學習第二段
葉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最重要的是語感訓練。培養(yǎng)語感,重在閱讀實踐。在讀中感悟作者的表情達意。老師無法直接教給學生語感,但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領悟詞句,走進意境,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產生聯(lián)想和想象,來豐富語感。
要讓學生獲得體驗,必須引導他們親自參與實踐與探究。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被喚醒,內在潛能才會被開發(fā)。通過實驗,學生真切體會到愛迪生的聰明,而實驗后的交流,使學生集思廣益,將學習活動進一步向縱深推進。
出的這個辦法好不好。
⑹組織大家交流:結合剛才做的實驗,說說愛迪生的辦法好不好。
3、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⑴愛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好辦法,使醫(yī)生順利地做完了手術,醫(yī)生贊揚愛迪生--(引讀)”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媽媽!“過了一會兒,媽媽也醒來了--(引讀)蒼白的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⑵媽媽的身體十分虛弱,她用自豪的笑容表達自己的心聲。媽媽想對愛迪生說些什么呢?展開大膽想象,說給同桌聽。
⑶可是,愛迪生沒有滿足于這簡單的”晚上的‘太陽’“,而是一本正經(jīng)地說--(引讀)”媽媽,要是晚上有太陽該多好哇,我要造一個晚上的‘太陽’“。
⑷這句話里有兩個”太陽“,意思一樣嗎?就像我們猜的謎語中所說的,自古以來,太陽”早上出來晚上歸“。而愛迪生小小年紀就想發(fā)明一個晚上的”太陽“,他的志向多么遠大!(板書:人小志高)
⑸他的理想實現(xiàn)了嗎?引讀第五自然段。(板書:心想事成)
交流
跟讀
展開想象,說給同桌聽。
接讀
接讀
二、練一練,復述課文
1、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背后,原來有一個這么動人的故事,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根據(jù)板書,各自準備。
3、指名練講,表演復述中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
準備復述
指名練講
復述故事是促進書面語言向口頭語言轉化的過程也是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言實踐的過程,教師創(chuàng)設”把故事將給別人聽“的情境,不僅誘發(fā)了學生自主練習的內驅力,而且給他們提供了展示個性風采的舞臺,讓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的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促進主體發(fā)展。
三、課外實踐活動
課外找一找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
一篇課文提供給學生的只是一個范例,一堂課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又一個起點。教師要讓學生帶著喜悅與
板書設計:
十萬火急→急中生智→化險為夷→小人志高→心想事成
第三課時
完成《練習與測試》
教學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