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20:12:06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閱讀 學習方法 自我介紹 填報指導
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新聞記者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所以一、二年級的新聞記者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新聞記者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新聞記者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材分析:
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了占世界百分這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給農業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令人驚嘆,,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子們在了解科學技術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可能對城市孩子稍微陌生一些,但里面介紹的先進科學技術和生動形象的連環畫形式,一定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吸引力?沙浞纸Y合插圖幫助學生進行字詞學習和內容的理解。課文中有些句子特別長,比較難讀,一些專業術語也教難理解,教學中要注意適當引導。
教學目標:
1.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8個生字。
3.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業科技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
學
設
計
教
學
設
計
教
學
設
計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袁隆平爺爺培育水稻良種的照片。
2.師導言:同學們,這位老爺爺你們認識嗎?他就是著名的水稻專家袁隆平爺爺,他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良種,大大提高了水稻產量,這是先進的科學技術帶來的變化,這節課,我們學習34課《農業的變化真大》。(板書課題)指導認識“袁、隆、農”字,組詞。
3.引導學生質疑課題
農業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變化?
。ぐl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因此,新課的導入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看到袁隆平爺爺的像片時,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隨之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便會自然產生。)
二、層層遞進、引導讀文
1.初讀
。1)請小朋友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匯報(每人讀一自然段)
(3)評價。重點評價學生讀時字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通順。
(初讀課文應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能力提出要求,不必要求過高,這樣便于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4)認讀詞語
培育產量大棚控制泥土
興致勃勃引人注目科學技術
白花盛開瓜果飄香十分茁壯
小組內說一說,哪個詞語已經會讀了,哪個詞語已經理解了。不理解的詞語,我們一起來解決。
2.再讀
同學們非常想了解農業有哪些變化,老師相信小朋友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明白的,有信心嗎?好,用你喜歡的方法讀一讀課文吧!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
。2)匯報,要求用書上的話回答。
師板書:雜交水稻溫室大棚彩色棉花無土栽培
3、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老師依次出示掛圖,請小朋友們找出對應的自然段。
(學生通過幾次讀課文,不但在閱讀方面有了收獲,而且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圖文結合、朗讀感悟,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你覺得哪一項科技成就最有意義,用自己的朗讀把它表現出來。
(1)小組內讀,然后評選代表。
。2)展示讀。
。總人都希望獲得成功,獲得成功后的感覺別有一番滋味,對小學生而言,不更是如此嗎?這一讀書過程的安排,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機會,誰不想分享這一快樂呢?)
4、練一練補充一篇參觀日記
今天,我()在科技展覽觀參觀農業科技成就展。雖然是寒冷的冬季,但大棚里的植物還是()、()。無土栽培技術很了不起,不用泥土,植物也能長得()。彩色棉花更是(),有紅的、黃的、綠的......啊!有了先進的(),農業的變化真大。
三、書寫生字
指導書寫“紡、織”兩字
1、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在寫的時候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學生書寫,教師適當指導。
4、你能寫出幾個同偏旁的字嗎?
。t、結、給......)
四、拓展作業
想一想,未來的農業還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
請把自己頭腦中未來的農業變化畫出來。
鄉鎮意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