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20:14:56 下載試卷 標簽:空氣
第一課時第一部分
師:咱們今天講哪一課?
生:草原。
師:(板書“草原”)誰能講一講,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樣子的?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一望無際,碧綠的顏色,上面有牛、羊、馬都在吃草。牧民們都在放牧。草原上還有山丘、小河,是很美麗的。
師:他說的對不對?
生:對。
師:和你想像中的草原一樣嗎?誰還有補充?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草之間開滿了各種鮮艷的野花。
師:開滿了野花。在一片綠色中,萬綠叢中點點紅。這色彩更美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那美麗的景色,使我陶醉,那里空氣清新,天氣晴朗。
師:他把課文上的一些詞語用到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還有蒙古人的帳篷,有的人在放牛,有的人在騎馬。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馬大會,許多牧民都騎著自己最好的駿馬在草原上奔馳,草原上非常熱鬧。
師:很好。咱們先說到這里吧,大家說得都很對,想象很豐富,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實際情況。那么這篇課文究竟寫了哪些內容?你們預先讀過課文,應該能說出來。
生:課文寫了草原的美麗景色。
師:對,一開始就寫草原美景,后來呢?
生:寫作者去內蒙訪問,蒙族人民怎樣歡迎他們,還寫喝酒、唱歌、演節目什么的。
師:你這么一說,差不多把課文上的內容都說完了。
生:還有,作者寫喝酒、唱歌等,并不是就要寫這些,而是寫了這些就說明了蒙族牧民們和作者他們這些漢族的人們很友好。
師:你看出了作者心里的想法,很好,還有嗎?
生:還寫了蒙族人民和作者他們告別。
師:寫了沒有?
生:沒有。
師:沒寫?但是他也說對了,課文的話里已經帶出要分別的意思了,對不對?
生:對。
師:哪句話?
生:我認為是最后一小節寫的。“天涯碧草話斜陽”說的就是他們依依惜別的情景。
師:就這一句嗎?
生:還有“蒙漢情深何忍別”。
師:大家再考慮考慮,剛才說了,課文寫了那么多的內容,那么這些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幾部分呢?
生:大致可分為兩部分。
師:講下去。
生:第一部分是我們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
師:第一部分是草原的美麗景色,對不對?
生:對。
師: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草原風光,行不行?(板書:“風光”)
生:行。
師:繼續說。
生:第二部分寫了蒙古族的人民歡迎了我們,接著我們一起聯歡。
師:誰能說得更簡單一些?
生:我們和蒙古族人一起聯歡。
師:他用“聯歡”來代表和所有蒙古族人接觸的過程,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師:但是從整個接觸過程中表現了一種什么情感?
生:表現了蒙漢兩族人民,情誼深厚。
師:對不對?
生:對。
師:也就是說,第二部分寫的是草原上的人情,(板書“人情”)人的情感,那么,你通過預習,對整個課文有一個什么初步感受?
生:我感覺到草原十分美麗,草原上的蒙古人民和漢族人民感情十分深厚。
師:他說草原的風光是十分美麗的,這一點對不對?
生:對。
師:(在“風光”后加“美”)那么還有一點他說得不太清楚,誰來說一說?
生:草原上的人民非常好客。
師:十分熱情好客,還有呢?
生:應該是,蒙漢之間存在著深厚的感情。
師:對,還有嗎?熱情好客,蒙漢情深這都表現了人情的什么?(在板書“人情”后加“美”)是不是一種人情美呀?那么整個的課文連起來,草原的風光和草原的人情都是這么美好,(在“風光美”與“人情美”間畫一直線相連)那么就構成了一幅(板書“草原風情畫”并用直線與“人情美”連接)可不可以這樣說?
生:可以。
師: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寫的。老舍先生用他一支筆,給我們“畫”出了一幅美麗的草原風情畫。從課文整體來看,是不是這個意思?
生:是。
師:那么這幅畫究竟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一會兒來仔細學。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預習中,有什么問題解決不了的?
生:我想問,文章第一小節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來寫草原的風光美?與后面的段落有什么關系?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乍看起來,(指板書)這寫的是風光,這寫的是人情,似乎這之間沒有什么關系對不對?
生:對。
師:這個同學問了,這兩段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這個問題我們一會兒再解決,你呢?再看上面的那一行字,自己也許會得到一點啟發。誰還有問題?
生:我想問,文章后面幾個小節都寫到作者和蒙古族人民在一起團聚、聯歡的事,為什么要以草原為題而不能以“蒙漢情深”來為題呢?
師:好,你也同樣看看黑板那一行字,看你自己能不能解決,好不好?
生:好。
師:誰還有問題?
生:這篇文章最后一小節,最后一句話寫“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是什么意思?
師:你不懂這兩句詩的意思?一會兒注意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