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20:14:5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投影 學習方法 哲理故事 高中生活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不帶齒孔的郵票的圖片問:這是什么?
板書:郵票。
2、再出示帶齒孔的郵票問:兩張有什么區別?一張有齒孔,另一張沒有。
板書:齒孔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郵票齒孔的故事。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問問下面的小魚。
2、標出自然段。
3、你喜歡誰?為什么?
三、識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看看哪些字已經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把它挑出來,并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2、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3、借助漢字特點識字。
(1)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2)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我說你找”。
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
(2)“我指你認”。
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課的生字。
四、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想想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學習情況。
教師重點引導理解:阿切爾能從別人的發明中受到啟發。(課件)
A、以“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為突破口。
問:那個人做了什么樣的舉動,以至于阿切爾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齊讀此句話。
B、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讀。
(讓學生用鉛筆尖,刺一刺白紙,然后撕一撕,體驗有了齒孔之后所帶來的方便。)
C、“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D、“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從“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讓我們來試試看,打過齒孔的郵票是不是真的很容易就被撕開。(一生嘗試)
五、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六、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認讀詞語: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
二、朗讀課文
三、教師出示一張郵票,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在用阿切爾發明的郵票打孔機,經過這打孔機打孔的郵票飛向四面八方。有關郵票的故事還有許多,不知小朋友們搜集到了哪些有關郵票知識的資料,誰來介紹一下?
四、學生發言,分享信息
五、比比誰聰明?
阿切爾通過觀察別人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經過研究,發明了郵票打孔機?墒钱斷]票撕下來以后,身旁沒有膠水,沒法把郵票貼到信封上,這又該怎么辦呢?誰能像阿切爾一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W生積極動腦:略)
六、指導寫字。
1、讀讀要寫的字。
2、小組交流,如何把字寫得好看。
。ㄖ攸c指導:仍、使、英、整)
3、教師范寫難寫的字。
4、學生展示自己寫得最漂亮的字。
七、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2、作業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課后反思:本節課采用了串班上課的形式,周二上午一、二節課在二C班講的14課。本節課用無齒郵票和有齒郵票的不同引出“齒孔是怎么發明的?”創設了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新知創設了一定的條件。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情節簡單,語言平實,因而采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實踐操作探究齒孔給生活帶來了方便,感悟原來發明就在身邊,并不是件難事,并進行開放性的交流,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最后讓學生欣賞自己集的郵票,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這是第二次在二C班上課,二C班有幾名同學很聰明,上課特別活躍,發言也很積極。但是總體感覺課堂有點不受控制。特別是以王子豪為中心的幾個小男生,無視課堂紀律,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他總是沒有舉手就報出答案,導致大部分同學沒有思考的機會。作為授課者,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采用多種形式(表揚與批評并用)讓他先舉手,老師提問再發言。
一課時結束后,與吳老師進行了交流,吳老師說課堂容量很大,字、詞的認讀方式多樣,多數學生能夠獨立認讀課文中的13個生字。但由于學生對課文不熟,在分析課文時大部分問題又被王子豪等同學搶答完成,因此,還有一少部分同學的思維沒有打開,理解課文還浮于表面。第二課時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教學環節,對學生學學得不透的內容進行補充鞏固,作業反饋出個別學生對字詞掌握得還不夠扎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