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21:50:34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作文 語文 哲理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欣賞形象生動、風格迥異地剪紙,初步感知我國傳統的剪紙藝術。
2、能細致觀察,根據剪紙展開合理地想象,完成一篇習作。
教學過程
一、 回憶課文《姥姥的剪紙》導入新課
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第12課《姥姥的剪紙》嗎?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
2、你們看,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幅剪紙作品。出示作品。看得懂嗎?請你分別為這些作品取個好聽的名字。
3、剪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把剪子一張紙,就能創造出色彩繽紛、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美不勝收的剪紙作品。這多么神奇,真令人嘆為觀止。
二、看圖練說
1、仔細觀察剪紙作品,看圖練說,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其經過。
2、敘述主要人物,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衣著打扮。
3、 連起來按一定的順序說一說剪紙的內容,要求細致具體。
三、放飛想象
1、 張開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
2、小組討論,把事情的前后經過說清楚。
3、各自展開豐富的想象,把事情連起來完整的說一說。
四、 展開聯想
看著這么精美的剪紙作品,你會聯想到什么?
五、構思布局,醞釀寫作
1、把故事完整地寫下來。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作文情況。
第二課時
一、評價賞析
教師側重選擇兩類文章:
1、條理清楚,內容具體,重點突出,結構好。
2 、語言優美,對景色、心情、語言等的描寫較生動,且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3、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評一評,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學習。
二、潤色修改
剛才,我們欣賞了幾位同學的作文,相信對每位同學都有所啟發,這節課
我們來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議大家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這樣可以讓人視野清新,把筆墨多花在自然景觀的特色上。聯系自己的感受,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課前思考:
新大綱要求:“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那么,在這節課中,突出的就應當是借助于想象作文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豐富性、敏捷性、嚴密程度和創造程度。
我設想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定位于想象要合理和想象要有新意,學習難點定位于想象要有新意。對于剪紙作品進行想象,那么必須要按照一定的順序;看圖時要分清主次,先看主要的,重要的內容。
課前思考:
想像作文訓練就是要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心靈,把寫作主體潛在的想像力、創造力、表現力——即鮮活而強悍的生命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讓他們的人格、個性得到張揚。本次習作訓練關鍵詞:想像豐富、心靈手巧、民族文化、民族自豪感。
課后反思:
“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
課程標準為何如此重視寫想象作文?應當說,這是對傳統作文教學對學生思維束縛太多的一個矯正。傳統的命題作文,大多拘泥于記人或記事,而且題目鮮有創意,為學生提供的發揮空間很小,這也是導致學生害怕作文的一個因素。而想象作文就不同了,它切合兒童富于幻想的天性,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對兒童的約束,為兒童創造性思維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沒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創造。”由此可見,鼓勵學生多寫想象作文,意義重大。
思考:
讓學生進行習作四的草稿練習,發現學生的文章內容很散,四幅圖,學生各有各的選擇,即使一樣,故事也是各不相同,不便于指導。記得上個版本有四幅剪紙講一個人成材的過程,不錯。建議大家寫一寫。
課后反思:
經過兩篇習作的練習,當然后篇好寫、好批、好評,但反過來想想,是因為第二篇對學生想象的要求減低了,創作的成分少了,這樣到底好不好?固定的情節、固定的思路……,哎!
授后小記:
在欣賞剪紙中,運用提問的策略引導學生來探尋答案,能取到很好的效果。這幅作品表現了什么形象?體現的是什么主題?猜一猜作者傳遞出的是什么樣的情感?用了什么樣的構圖形式與表現方法?還可以怎樣來表現?……學起于思,在問題的引領下,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觀察的敏銳程度、聯想能力,豐富感性經驗,在交流中獲得理性的提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