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進行兩次太空對接為空間站做準備 西方曲解中國太空計劃
來源:網絡 2009-06-29 08:07:08

政協小組討論會間隙,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中國將連續進行兩次“太空對接”,為以后建立空間站做準備。
梁小虹介紹說,從二0一0年第四季度到二0一一年十月,中國將連續使用長征2F改進型火箭發射“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天宮一號”作為目標飛行器,將連續和“神舟八號”、“神舟九號”進行對接。
梁小虹說:“兩次對接,一次是無人對接,一次是有人對接,兩種對接技術都得到驗證,可為今后建立空間站打下良好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此前透露,“神舟八號”不會搭載航天員,“神舟九號”會搭載航天員。全國政協委員、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表示,中國計劃在二0二0年之前初步完成空間站建設,預計空間站屆時將在中國新建的海南航天發射場發射。
梁小虹表示,“神舟七號”發射成功之后,中國火箭研制技術人員就立刻投入到新型火箭的研制之中,以保證新的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梁透露,正在研制中的“長征五號”火箭運載能力系數達到零點零一四六,僅次于美國波音公司德爾塔火箭的零點零一七五,世界排名第二。“長征五號”火箭是目前中國所有火箭中性能最好、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承擔著未來中國發射空間站和把中國航天員送上月球的重任。
西方媒體對此做了大量報道,仿佛這是不得了的披露。事實上,中國的空間站總體構想公之于眾已近6個月。盡管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方式聳人聽聞,但事實就是事實。在報道中國未來的太空計劃時,媒體似乎更多地反映了西方的偏見和恐懼,而不是中國政府實際上所說和所做的。中國的聲明并非不可靠,而西方媒體總是漫不經心。
不妨來看個例子。“太空飛行進行時”網站3月2日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準備軍事空間站發射時恰逢航天飛機淘汰》的文章。這篇文章說,中國正在研制一種新的小型空間站,名為“天宮一號”,將于2010年發射升空。它還報道稱中國又在研制一種更大的中國版“和平號”空間站,將在2020年發射。該文還稱“天宮一號”至少有部分軍事用途。
但是,這篇文章未能意識到,中國“天宮一號”計劃的宣布其實只是去年秋天中國所發布的信息的次要放大而已,根本算不上新信息。去年9月在國際宇航聯合會年度會議上,一名演講者就談到中國未來載人航天計劃,包括“天宮一號”以及最終研制更大型空間站的計劃。
上述文章暴露出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太空計劃時的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經常與中國實際所發生或被報道的相脫節。西方媒體報道一般存在兩個自我強化的問題:或者含有翻譯錯誤,或者把中國早就公布的東西當作新信息。
西方媒體普遍認為,中國在太空計劃方面高度保密。當然,中國太空計劃公布的信息要少于美國、俄羅斯、歐洲和日本。但他們發布的信息要多于許多人意識到的,并且也多于冷戰時期蘇聯發布的。不過,西方媒體沒有到中國的政府和新聞網站尋覓這些信息,而且也缺少區分合法信息與小道消息的能力。西方媒體似乎一向不相信中國發布的信息,盡管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故意放假消息。
西方媒體這種做法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它可能有礙西方理解中國現狀。讓問題愈加復雜的是,媒體報道經常含有翻譯錯誤。翻譯錯誤和不信任導致了西方的誤報。這種誤報會最終反映到國會那里。
現在西方媒體在這方面有所進步,它們聚焦于中國實際的空間站計劃而不是尚不存在的載人登月。但文章的主題卻還是一樣:中國正在與美國競爭,并將“咄咄逼人地”在美國航天飛機退役和“獵戶座”飛船啟動之間的5年空當期把人送上太空。這無疑會是今后幾年的主題。但這場討論沒有注意到的是,中國其實并沒有與美國競爭。他們的載人航天計劃緩慢而謹慎,主要關注積累自身的技術能力,而不是“擊敗”什么人或取得宣傳目標。
另一個誤解也揮之不去,即認為中國的空間站主要有軍事用途。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管理的,西方觀察家據此認為它的太空計劃有軍事目標。但是,解放軍是中國少數擁有技術能力的政府機構之一,其管理載人航天計劃更多的與技術能力而不是軍事目標有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