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9 22:02:17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作文 心理 家長 診斷活動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認真觀察插圖,讀懂書中的兒童詩,能從詩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對雪人濃濃的眷戀之情。
2、在真誠的交往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鼓起勇氣直接或間接地向父母表達真摯的謝意,懂得報答、學會感恩。
3、根據要求完成習作,注意敘事清晰,結構完整,抓住人物心理活動和神情變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從詩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對雪人濃濃的眷戀之情。
2、敘事清晰,結構完整,抓住人物心理活動和神情變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學準備:向父母述說自己心中的愛。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
1、(出示)有感情地配樂朗誦兒童詩《雪人》。
2、把心中的愛表達出來吧!愛——就大膽地說出口。
板書:表達我的愛
3、學生齊誦《雪人》。
二、回憶過程:
大家還記得那次你對爸爸媽媽表達自己的愛的經過吧?有的同學是親口告訴爸爸媽媽的,有的是寫在紙上的,把你們的紙帶來了嗎?
1、引導口述事情的經過。
2、生交流、互評。
3、教師適時點撥:自己的動作描述要細膩,還說出爸爸媽媽的反應,及我當時的心理活動。
三、再憶起因、結果
1、誰來說清楚事情的起因?
2、小結:語句要簡潔,交代要清楚。
3、能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嗎?
4、小結:事情的起因和結果要清楚,要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令人回味,使人深受啟發。
四、拓展閱讀,加深認識
我們一起再來欣賞臺灣作家林清玄的《感恩之心》(出示)
生命是短暫的,面對著莊嚴而偉大的生命,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愛生命,直面世界。
五、指導寫作
請同學們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寫好人物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要抒真情,表真意。
第二教時
講評作文
教學目標:
1、回想爸爸媽媽對你的無限關愛,對爸爸媽媽認真地表達你的愛。
2、表達愛的時候,要看著爸爸媽媽的眼睛,動情地說,也可以寫在紙上給他(她)看。
3、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整個過程寫下來。
4、要求內容具體,寫好人物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讓學生學會用表達內心的愛的方式來感恩。引導學生抒真情,表真意,指導學生把親身經歷的事情寫具體,同時,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
一、詩歌導入
1、(出示圖)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兒童是《雪人》。
2、把心中的愛表達出來吧!愛——就要大膽的說出口。(板書:表達我的愛)
3、學生齊誦兒童詩《雪人》。
二、回憶過程
大家還記得那次你對爸爸媽媽表達自己的愛的經過嗎?有的人是親口告訴爸爸媽媽的,有的人是寫在紙上的,把你們的紙帶來了嗎?
1、引導口述事情的經過。
2、學生交流、互評。
3、教師適時點撥:自己的動作描述要細膩,還應說出爸爸媽媽的反應,及“我”當時的心理活動。
三、再憶起因、結果
1、誰來說清楚事情的起因?
2、小結:語言要簡潔,交待要清楚。
3、能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嗎?
4、小結:事情的起因和結果要清楚,要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令人回味,使人深受啟發。
四、拓展閱讀,加深認識
我們一起在來欣賞臺灣作家林青玄的《感恩之心》(實物投影儀出示原文)。
生命是短暫的,面對著莊嚴而偉大的生命,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愛生命,直面世界。
五、作文習作
請同學們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寫好人物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要抒真情,標真意。
課前思考1:
正值中秋,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也是親人間互表情愛的好時機。所以趁這時機將這篇看似有些肉麻的作文提前來教。六年級的孩子不好騙,只好設一圈套。先是晨會課上的繪本導讀《猜猜我有多愛你》和《愛心樹》,這是兩本世界知名的感恩圖書。一本是小兔子對大兔子的愛的表達,讓人感動。還有的是一棵樹與男孩的故事,其實是講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父母對孩子無私的關愛。兩個故事的感染力是巨大的,有的孩子已是熱淚盈眶。看時機成熟,提出這次行動主題:在美好的佳節日,說出“///我愛你”或是也象小兔子一樣來一次“猜猜我有多愛你”,特別強調要學生觀察父母的神情變化,猜測人物的心理活動,看看這句話的作用。學生雖然有些羞怯,不過從反饋來看,都是做了的,而且各有收獲。我想這篇習作應該是會有很多高水平、真情感的文章,我期待著。
課前思考2:
這組課文是一組以“愛”為主題的課文,重點要讓學生學會如何通過神態、動作等細節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展示人物的品質。所以,習作二的主題是學會“表達愛”,關鍵是寫清楚如何表達愛,體會當時的心情和人物的神態、動作等的描寫。
應該說,我們的孩子并不缺乏愛,但是,他們缺少的是愛的體驗和表達愛的機會。所以,在寫作之前,先布置一個家庭作業,回家用自己的方式對家長你對他們的愛。同時,留心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自己表達愛的方式(可以說一句話,寫一句話,也可以送一張卡片等),體驗自己當時的心情。
2、觀察家長的表情和動作。
3、表達完后自己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課前思考3:
人的一生中,最不能忘記的,應該是自己的父母吧,畢竟他們,為自己,做了多少事,累了多少天啊!我們從出生到現在的日子里,每天都在享受著父母給予的比天高比海深的愛,這筆債,如何還得完啊,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本次習作的要求明朗,要求學生在與父母真誠的交往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鼓起勇氣直接或間接地向父母表達真摯的謝意,懂得報答、學會感恩,并把這個過程詳細記錄下來。只要課前充分體驗,親身經歷,應該不會難倒。
授后小記1:
《語文標準》明確提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因為只有學生把寫作當作是一種需要,把寫作當成是自己情感渲瀉,真情流露,價值體現,理想放飛,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惡丑的舞臺時,學生的內驅力才能調動起來,學生智力中潛在東西才會涌現,創造性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次的習作是讓學生表達對父母的愛,可以大聲的直接說:“我愛你!”也可以寫在紙上給爸爸媽媽。看過劉老師的建議后,我在中秋節這天布置的回家作業就是讓孩子表達這份心中的愛,可以用任何方式。效果真是不錯,學生由于有自己的親身經歷,且是由衷的表達,學生的草稿寫得比較好。同時我的另一種做法,我發現也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在學生習作時我播放了《愛的奉獻》這首歌,聲音很輕。但是我發現,學生漸漸地沉浸在其中,個個奮筆疾書。原來想要調動學生的情緒,開啟他們的心扉,語文和音樂的整合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舉措。
授后小記2:
學生最怕寫作文,一聽到作文就頭疼。如何讓學生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優秀作文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沒有材料、缺少體驗 ,這是教師教作文學生寫作文中碰到的一個難題。本次習作,學生有了生活的體驗,就有話可寫了。但光有這些還不夠,必須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興趣,善于捕捉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才行。我期待著自己能通過不斷反思,不斷學習,來掌握這門學問。
批改有感:
批過學生的習作,有三點強烈的感受:
(1)有真情實感:學生人人都去做了,所以有話可寫,有情可表。
(2)自主修改作文有實效:首次實踐讓學生大聲地朗讀自己的作文給同學聽,然后聽取同學意見,進行再修改。以前,都是交換修改,這樣的效果由于學生的水平不同,修改程度、層次也不同;現在自己讀給同學聽,也是自我修改的一個過程,不僅通過讀,檢驗了寫的是否流暢,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改的自覺性。聽的學生,不僅鍛煉了聽的能力,而且要提出修改的意見或是聽的感受,也鍛煉了評價的能力。
(3)家長的“不領情”:部分孩子的行動沒有成功,遭到了家長的冷遇。我想說,我們的家長似乎習慣了付出愛,反而忘卻了享受愛,當孩子鼓足勇氣說出“我愛你”時,不是給予熱情的回應而是懷疑、質疑,這是很傷害感情的事。有的學生就說“想說愛你不容易!”這才是多大的孩子呀,等再長大些,這樣的話,即使你想聽也聽不到了,哎,現在的家長啊~~~~~
授后小記3:
本次習作因為讓學生課前有了"愛的鋪墊"--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有的學生直接向父母說,有的寫在紙上表達,有的通過手語等等)為什么用這個方式,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表達的過程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思想過程寫下來,就可達到習作的要求,“真實”。
——真實,就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吧!
困惑:1、父母對孩子愛的反饋,反應“麻木”,甚至懷疑,孩子無內容可寫,或者只能是吹了。
2、孩子不善觀察,認為無內容可寫。
3、對于寫作基礎較差的學生無從著手,抓不住重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