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9 22:21:33 下載試卷 標簽:學習方法 哲理故事
7、愛之鏈(2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8個,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脈絡,學會分段,能說出故事的大概。
重點難點:
理清課文脈絡,學會分段,能說出故事的大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1、激情導入:
愛,一個溫馨的字眼,一個永恒的話題。在那飄雪的寒夜,愛就是一股驅走寒流的暖流,就是一種克服萬難的力量。
2、圍繞課題進行質疑:這是一種怎樣的愛?這“愛”發生在誰與誰之間?這“愛”又是怎樣被鏈接起來的?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投影)
(2)指名朗讀,糾正讀音。
(3)了解詞語理解情況,提出質疑。
3、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指點重點句子的朗讀。
4、默讀課文,抓住關鍵人物來理清脈絡,初步搞清楚“喬依”、“老婦人”、“女店主”之間的關系。
5、結合交流板書:
6、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簸 餐
四、作業
完成習字冊。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來表達人物品質的寫法。
3、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的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來表達人物品質的寫法,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的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投影片]: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是冬日的陽,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說愛更是一根心鏈,栓緊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個個愛的故事。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愛之鏈》,讓我們一起去細細品味一下這根愛的珠鏈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還記得那一個個故事嗎?
指名答,板書:(喬依幫助老婦人) (老婦人幫助女店主)
二、學習2—8小節
1、[出示投影片]在一個風雪交加的黃昏,寒風挾裹著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一條鄉間公路伸向遠方。這里看不見汽車,更沒有人影,一切顯得是那么寂靜、荒涼。一位老婦人的車在這拋錨了,此刻她的內心會是怎樣的?請你自己讀一讀文章二至八小節。
靜靜地想一想,誰愿意先來交流一下。
(第二小節 “又冷又怕” ---------在冷風中發抖 緊張地閉上眼睛 )
(第五小節 “緊張 絕望” ----------荒蕪人煙 等了一個小時 幾乎完全絕望)
誰愿意通過朗讀把老婦人此刻內心的絕望、害怕表達出來。
指讀——齊讀
2、盡管老婦人此時幾乎絕望了,但她的內心始終在期望著有人來幫她一把。這時喬依駕駛著他那輛破汽車來到了老婦人面前,看到這一切,他怎么做的,請你自己去文中讀一讀、找一找。
交流:你從喬依安慰老婦人的話中體會到什么?(熱情、體貼、細心)
淡淡的幾句話如暖風吹拂過老婦人的心田,誰還愿意來讀一讀。
竭盡全力 無私助人
“難” 手和腳腕蹭破出血 顧不上擦
“冷” 手凍得幾乎沒有知覺 清水鼻涕流下來
[出示第六小節]
來,請同學們讀讀這段話,相信你讀了這段話,對喬依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喬依的行為會有新的理解。齊讀
交流,理解“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不容質疑)
多么質樸,多么純潔的想法啊。再讀第六小節
3、引讀6、7
所以,當喬依修好車,老婦人滿懷感激地一邊打開錢包一邊問 ,喬依 ,他從來沒想到,他以前在困難的時候 ,所以他從來就認為 。因此,喬依笑著對老婦人說 。
4、小結:在喬依困難的時候,他曾經得到過別人愛的幫助,(板書……)所以當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無助的老婦人需要幫助時,不容質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報酬,只希望老婦人也能把悠悠愛心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
三、學習9-11小節
1、這愛之鏈的第二個故事,就請同學們自己學習。
2、自讀9~11
3、[出示填空]
到小餐館,老婦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 于是--------- 。
她還看到了什么?還會想起什么?你可以結合前文,也可以展開想象,自己先練習說一說。自說——指名說 。還有誰愿意說,說出自己的見解。
4、 讓我們再次回到那簡陋但溫馨的小餐館去感受這動人的故事,齊讀9-11小節
四、學習12小節
1、引讀:關上店門,女店主走進里屋。------------
2、 [出示句子]
她輕輕地親吻著丈夫那粗糙的臉頰,喃喃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
從女店主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板書:……喬依幫助老婦人 愛之鏈 老婦人幫助女店主
五、拓展延伸
1、老師請你再讀讀課題——愛之鏈,現在你如何理解這根愛之鏈,請你用簡潔而富有創意的圖畫、文字或你喜歡的任何一種形式來表達你對課文及課題的詮釋。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
2、上講臺交流展示
六、總結
1、是啊,所有發生的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為愛,也正是因為同學們心中有愛,才會激情勃發,創作出這么多有創意、有思想的好作品。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曲愛的贊歌。
2、 結束語:
因為愛,冰雪會消融,
因為愛,枯木會逢春,
就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
就因為愛,能撥云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
就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獲了圓滿,
就因為愛,奇跡正在趕過來。
就讓我們一起把愛之鏈的故事延續下去吧!
課前思考1:
抓住重點,以點帶面
高年級的課文篇幅長,內容深,每一段都精講、細講肯定是不現實的。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找出課文最值得講的內容講深講透,以點帶面,把相關的片段串聯起來,在教學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既能很好地突破重點,又能使課堂環節環環相扣。
片段二以第四自然段為突破口,讓學生靜心默讀,談談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在交流時,交流以下三點:一是喬依熱心地、不顧一切地幫助老婦人修車;二是聯系前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喬依生活的貧困;三是聯系課文二、三、五自然段感受老婦人的處境,從而感受喬依對老婦人的關心。這樣一來,課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內容被有機地整合起來。
課前思考2:
《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努力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進而感悟文字背后蘊藏的人文內涵。《愛之鏈》這篇課文通過描寫喬依幫助老婦人,老婦人幫助喬依的妻子這兩件事情,說明愛是可以延續,可以傳遞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會更美好。教學本課時我著重引導學生關注文本語言,關注課文的細節描寫,關注文本中情節的獨特構思:找出課文中最讓自己感動的一幕并結合具體的語句說說感受。
課前思考3:
上個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愛如茉莉》,讓學生懂得珍愛是平淡無奇。這篇課文又讓學生懂得什么呢?讓學生圍繞“愛”字展開課文,理解愛的故事,體會愛的語言,感悟愛的動作和神情,學生一定能懂得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人人都應該給別人幫助。正因為喬依曾受到他人的許多真情幫助,所以他認為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友愛的手是天經地義的,這正是用“愛之鏈”作課題的道理。
課后反思:
由“扶”到“放”,滲透方法
文中的喬依幫助了老婦人,老婦人又幫助了女店主,而女店主就是喬依的妻子,那么喬依幫助別人就是幫助了自己。如果你付出了自己的關愛,那必定會得到別人的關愛。這種愛在不斷地傳遞不斷地延續,組成了一根愛的鏈條,這就一條愛之鏈。
課文內容對于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不難理解,但掌握學習方法非常重要。因為到了高年級,孩子們更多地要嘗試自己學習,等升入初中、高中以后,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我雖然沒有教過六年級,但我在教五年級時,讓學生嘗試了一些學習方法,比如:邊讀邊想,讀書作批注,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片段二中,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一開始就要求學生靜心默讀第四自然段段,你覺得哪個字,哪個詞,哪個句子讓你感受非常深刻,在書上圈圈畫畫。也可以聯系上下文來解讀這個詞,這句話。在學生圈畫時,不忘提醒:不要忽視藏在課文中的某個行為,某個細節,只要你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你就會有深刻的感受。在交流感受時,也是通過重點詞語、關鍵的細節和行為、聯系上下文等方式來進行的,并沒有讓剛開始學習方法的運用流于形式。教完第四自然段,及時地小結:讀書就要細心,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就會有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能聯系上下文來解讀詞句,你的感受會更深刻。只要學生真正學會了好的學習方法,他們會終身受益。
授后小記1:
我認為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不能游離于具體的語言文字之外,如果脫離了具體的字、詞、句來談感悟,那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也許有人會說,這樣豈不是回到了傳統語文教學誤區:死摳字詞句了嗎?其實不然,對字詞句的解讀正是建立在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的基礎上的。你想,中國的方塊字是多么神奇啊!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能表達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短短幾句話就可涵概天文地理,上下千年。如果不讓我們的孩子好好咀嚼咀嚼祖國的語言,那豈不是暴殄天物嗎?
比如在教學片段二時引導學生感受喬依熱心修車時,通過“蹭破”、“摘下”、“幾乎沒有知覺”、“喘著”、“流下來”、“沾滿”、“臟”等字詞感受天氣寒冷,修車的工作費勁,但喬依仍然不怕臟、不怕累,賣力地幫助老婦人修車。在體會喬依生活貧困時,通過“……喬依開著那輛破汽車慢慢地顛簸著往前走。”“飛舞的雪花鉆進破舊的汽車,他不禁打了幾個寒戰。”“喬依工作的工廠在前不久倒閉了,他的心里很是凄涼。”等句子感受喬依的處境艱難。抓住這些重點的字、詞、句,就能深入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
授后小記2:
關于《補充習題》第七課《愛之鏈》中的第三題:
(無償幫助)
喬依 <單箭頭> 老婦人
<雙箭頭>( 愛) (幫助)<單箭頭>
女店主
1.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課文為什么以“愛之鏈”為題?
我個人覺得,從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問題來看,題目中的鍵頭是無完全的,它并沒有構成一個“鏈”。喬依無償幫助老婦人修車,老婦人得到女店主的悉心照顧,想起喬依的話,幫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就是喬依的妻子,喬依幫助了別人,也就是幫助了自己。這份人間的真情不斷地傳播著,形成了“愛之鏈”。所以可修改為:
(幫助)
<單箭頭>喬依 <雙箭頭> 老婦人 <單箭頭>
( 愛)<雙箭頭>愛之鏈 (幫助)<雙箭頭>
女店主
<單箭頭>
(沒有箭頭只能文字表示了)
<單箭頭>
(沒有箭頭只能文字表示了)
課后小記:
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課文,更重要的是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這篇課文在寫作上有兩個特點值得借鑒:一是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語言和動作的細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二是文章內容注意了前后呼應,渾然一體。
在學習課文后,我著重進行了寫作方法的教學。特別是第一點,要學生對找方法,在課文中找:
例如:描寫喬依生活的窮困,課文是從哪些細節中描寫的,請學生找一找:“喬依開著一輛破汽車”“戴著破手套”“餐館里面十分破舊,光線昏暗”……,所有的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喬依一家生活是十分貧窮的。
女店主對待顧客的熱情:“”熱情地送上一條雪白的毛巾“臉上帶著甜甜的微笑”“懷孕8個月,還是忙來忙去為老婦人端茶送飯”。
通過引導,讓學生感受從喬依和他的妻子的動作、神態描寫中,體會到人物的內心世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